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芝

作品数:61 被引量:222H指数:6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磁共振
  • 21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MRI
  • 8篇波谱
  • 6篇肿瘤
  • 5篇腰椎
  • 5篇腰椎峡部
  • 5篇腰椎峡部裂
  • 5篇峡部
  • 5篇峡部裂
  • 5篇脑病
  • 5篇肝硬化
  • 5篇磁共振波谱
  • 5篇磁共振波谱分...
  • 4篇代谢
  • 4篇导管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乳腺

机构

  • 46篇威海市立医院
  • 5篇胜利油田中心...
  • 3篇天津中医学院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天津市黄河医...
  • 1篇威海市结核病...
  • 1篇威海市疗养院

作者

  • 57篇李振芝
  • 26篇王晓华
  • 19篇王黎明
  • 15篇王振福
  • 11篇吴伟
  • 8篇于进超
  • 6篇乔慧洁
  • 5篇乔秀丽
  • 4篇肖德贵
  • 4篇张金彪
  • 4篇刘芹
  • 4篇张勇
  • 3篇梁和业
  • 3篇王晓丰
  • 3篇王晶
  • 3篇高孝忠
  • 3篇王姝慧
  • 2篇楚庆速
  • 2篇王亮
  • 2篇周嘉慧

传媒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天津中医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8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肾动脉完全闭塞的疗效。方法  13例肾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行肾动脉再通术 ,肾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肾动脉支架分别为Palmaz(8例 )、Symphony(1例 )、Optimed(3例 )。结果  12例技术成功 ,其中血压下降至正常 4例 ,明显下降 8例 ;无效 1例。多数病例 (6 / 7)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1例发生严重合并症 (肾动脉破裂 )。
李选李子祥田昭俭李振芝曲雯谢敬霞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血管成形术介入性放射学
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nm23、P5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nm23、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治疗前行DCE-MRI检查,分析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增强情况,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P53;对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病灶形态、边缘类型、内部强化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癌组织中nm23、P53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DCE-MRI共发现病灶65个。病灶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光滑、不规则、毛刺状)、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强化)与nm-23、P53表达无显著关联性(P均>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nm-23表达有关(r=0.31P均<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有关,Ⅲ型曲线者肿瘤侵袭性可能更强。
乔慧洁王黎明李振芝吴伟王姝慧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磁共振预后因子
查体工作中肺结节的X线与CT诊断的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结节的X线与CT诊断的比较,首先分析了肺结节的影响学表现,如影像学特点,分类、内部特征等,其次明确了查体工作中肺结节诊断的意义,并对X线和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进行阐述,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王晓华李振芝余朝坤
关键词:肺结节体格检查
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监测肝细胞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TACE或RFA治疗后的HCC患者,于TACE或RFA治疗后2~3个月内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4d内行DSA检查,观察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的MRI征象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原发病灶有无肿瘤残存或复发以及有无新发病灶,并与DSA、临床资料对照。结果:40例HCC患者共发现88个病灶,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48个坏死灶,40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DSA结合临床检查显示47个病灶为肿瘤坏死,41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与DSA结合临床检查相比,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一致性好(Kappa值=0.931,P<0.05),敏感性97.9%,特异性95.1%,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7.5%,诊断正确率96.6%。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HCC经TACE或RAF治疗后原发病灶残存或复发,是评价HCC介入治疗疗效的理想方法。
李振芝于进超吴伟王姝慧王振福
关键词:肝细胞化学栓塞治疗性导管消融术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MRI分数评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MRI分数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均进行肝脏MRI平扫检查,观察测量肝脏长径、腹水厚度、侧枝循环数目等参数,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与侧枝循环数目、腹水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肝脏长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脏MRI分数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1);运用肝脏MRI评分系统区分Child-Pugh A级与其他级别的肝硬化,其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8%、95.2%及92.6%。结论基于侧枝循环数目、腹水厚度及肝脏长径三项指标的肝脏MRI评分系统,可良好地运用于评估肝硬化的临床严重程度。
李振芝王晓华王黎明刘芹乔秀丽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磁共振成像肝功能评价
骨性鼻泪管的64层螺旋CT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利用64层CT各向同性特点探讨成人骨性鼻泪管多层螺旋CT解剖结构。方法对43例(86侧)成人骨性鼻泪管区容积扫描,在其薄层MPR重组图像上测量骨性鼻泪管部分径线及角度,并观察管腔内及内外骨壁情况。结果成人骨性鼻泪管上端左右径(5.2±0.8)mm,上端前后径(5.8±0.8)mm,中部前后径(4.5±0.9)mm,前后径(5.9±1.2)mm,下端左右径(5.0±0.8)mm,前后径(7.6±1.1)mm,上下径(12.6±2.3)mm,孔口距(30.2±2.4)mm,与水平面及矢状面间夹角分别为(60.4±6.7)°、(3.7±2.6)°。所有测量数据左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在骨性鼻泪管上口前后径、上下径及孔口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泪管且自上而下有向外侧倾斜(63%),向内斜(24%)和平行走行(13%);大部分骨性鼻泪管内侧骨壁为薄壁(72%);有11侧鼻泪管内含气(13%)。结论64层螺旋CT薄层MPR图像是显示骨性鼻泪管解剖结构和空间走行简易可靠影像学方法。
王培玺李振芝周嘉慧赵锦桥
关键词:骨性鼻泪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腰椎峡部裂的MRI诊断价值
肖德贵李振芝王振福王黎明王晓华
腰椎峡部裂是常见病,X线平片与CT对此病和评价已有较多研究,但国内尚未见应用MRI评价该病的文献报道。该课题应用MRI对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进行评价,证实矢状面TWI可良好显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并从椎管矢状径、椎间孔...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MRI
无症状巨大肺大疱一例
2013年
患者男,48岁,因精索静脉曲张人住我院泌尿外科。患者胸部未曾感到任何不适,患者体型中等,体格健壮,每天做举杠铃锻炼,常规入院胸片示左胸部x线片大面积透亮区,左肺组织压缩,左侧肋膈角钝(见图1),由于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结合患者的x线表现,考虑肺大疱的可能性大,由于左侧肋膈角钝,不除外液气胸可能性。CT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巨大肺大疱。手术所见:左肺裂发育不全,左肺与胸顶主动脉弓及后胸壁明显粘连,左下肺巨大厚壁肺大疱,
王晓华李振芝余朝坤
关键词:巨大肺大疱无症状胸部X线片精索静脉曲张肺组织压缩X线表现
皮层静脉和深部髓静脉扩张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SWI序列上表浅皮层静脉(CV)和深部髓静脉(MV)扩张的相关因素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发病时间在3天内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进行DWI、SWI及MRA检查,根...
李振芝
关键词:脑梗死
眶内段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眶内段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的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眶内段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的MRI图像。结果 :5 6例包括颅脑肿瘤 2 4例、颅脑外伤 11例、颅内出血 11例、颅内炎症 1例、脑积水 5例及良性颅内高压 4例。双侧眶内段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 5 5例 ,单侧扩张 1例。T2 WI等信号视神经周围扩张的蛛网膜下腔呈高信号影 ,在横轴位上呈“双轨征” ,在冠状位上呈“环形征”。眶内段视神经中点处蛛网膜下腔外径宽度为5 9mm± 0 .9mm。 34例肿瘤切除术后或内科治疗后复查 ,9例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宽度无明显变化 ,7例扩张程度明显减轻 ,18例恢复正常。结论 :眶内段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张提示颅内压增高 ,可作为临床评价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李振芝王晓华王振福王黎明
关键词: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颅内高压磁共振成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