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
- 作品数:287 被引量:3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用于VIENNA整流器单管开路故障在线辨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用于VIENNA整流器单管开路故障的在线辨识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整流器三相输入电流的瞬时幅值,若任一相输入电流存在零值稳区,则判定该相为电流过零相;计算第一预设时长内电流过零相的零值平台持续时间,若其大于...
- 姚芳郑帅李超峰陆乐赵靖英唐圣学李文华
- 文献传递
- 司机控制器驱动操作机构
- 本实用新型司机控制器驱动操作机构,涉及机车控制装置,主要包括主控钥匙手柄驱动部分A、调速手柄驱动部分B、警惕按钮驱动部分C、换向手柄驱动部分D和控制器;该机构能够实现对司机控制器的主控钥匙、调速手柄及警惕手柄和换向手柄的...
- 李文华梁成洋杨松赵靖英高涵
- 文献传递
-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元素分布与形貌信息融合方法在触头表面微观分析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观察单模态图像难以对触头表面进行完整评价的问题,为将所有相关信息从多种模式有效部署到单个图像中,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元素分布与形貌信息融合方法。对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记录的触头表面的元素分布与三维非接触式分析系统记录的表面微观形貌信息,首先在鲸鱼优化算法(WOA)的帮助下,采用基于B样条配准方法;其次应用一种新的加权能量融合规则,实现了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多模图像的融合;最后从融合触头图像中圈定出不同元素分布。通过融合结果,该文分析了触头材料转移和微观形貌,研究了触头表面元素分布,为分析触头表面结构变化、分析并定位表面聚集膜以及准确地计算接触电阻奠定了基础。
- 李文华赵培董赵正元潘如政胡康生
- 关键词:继电器触头图像融合表面形貌
- 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涉及电力电子逆变技术领域,用于提高非隔离型逆变器的升压能力。所述结构对称的非隔离型升压逆变电路采用可变占空比和改变电容放电路径实现升压逆变。具体由升压网络、能量传递网络和逆...
- 李文华张贺胡琦解卫东
- 文献传递
- 电磁继电器触点三维形貌特征与接触性能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研究电磁继电器触点的接触性能,提高触点材料的可靠性,对某型继电器进行了20万次电寿命试验,采集了触点表面的三维形貌信息和SEM(扫描电镜)图像,计算了分形维数,分析了形貌特征的形成以及其对触点材料接触性能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了常用形貌参数中与接触电阻关联度较高的参数,并以此为输入量,结合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三维形貌参数和接触电阻的关联性模型。结果说明,引入三维形貌参数对触点材料的接触性能进行分析具有可行性,提供了研究触点材料可靠性的新思路。
- 关欣李文华
- 关键词:三维形貌接触性能灰色关联分析BP神经网络
- 基于可供性的虚拟数字展览评价方法研究
- 2025年
- 文章基于可供性理论和VR启发式评估方法,提出了针对虚拟数字展览服务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虚拟数字展览服务设计的要点,结合VR启发式评估方法引入环境沉浸感、VR导航、认知一致性、反馈与交互等要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两个主题艺术类虚拟展览进行评价验证,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虚拟数字展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 李文华辛琪雍启程
- 关键词:可供性模糊层次分析法
- 一种复合继电器短路保护电路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继电器短路保护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IGBT电流判断电路、逻辑故障判断电路、锁存电路、驱动电路及快动作继电器,所述快动作继电器包含有串联至IGBT所在支路的常闭触点。本发明可避免...
- 李文华姜泊
- 一种圆柱型动力电池单体三轴振动测试夹具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三轴振动测试夹具由电池夹板和一体化夹具基座组成;电池夹板有上下两对;每对电池夹板上下通过螺纹孔贯穿;每对电池夹板有三个电池孔,可一次固定三节圆柱型电池单体;一体化夹具基座由基座底盘和夹板固定模块一...
- 李文华 邵方旭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电磁继电器的绝缘电阻和绝缘耐压测量机构
-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电磁继电器的绝缘电阻和绝缘耐压测量机构,包括左导轨(2),右导轨(5),底座板架(4),所述左导轨(2)和右导轨(5)分别通过螺钉底座安装在底座板架(4)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板架(4)中包含...
- 李文华李其哲赵正元
- 文献传递
- 一种恒脉宽输出的逆变器控制电路及其运行方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脉宽输出的逆变器控制电路及其运行方式,用于实现逆变器单极性运行。所述逆变器控制电路是由采样模块、反相器、微处理器dsPIC、参考电压发生模块、求和积分模块、比较异或模块、单稳态触发器和驱动电路八部分组成...
- 李文华胡琦孟喆郑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