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云
- 作品数:75 被引量:1,62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院内感染控制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 2004年
- 多因素分析对于医院内感染控制是很有意义的数学工具。近年来 ,若干数学模型已经被用来调查医院住院患者耐药菌株传播的动力学。Markov链模型通过运算法则 ,阐述在一个范围较小的环境内 (如ICU病房 )不同传播途径的重要性 ,从而采取不同的感染控制措施来遏制感染的蔓延。该数学模型反应了观测量与模型变量相互间的关系 ,可以从监测资料中获得最有价值的模型参数值。Ross -Macdonald模型为定量分析传播的动力学和评价各种控制措施的作用提供了模式。这一模式根据病房内微生物学的监测资料 ,来确定一些基本流行病学参数 ,并通过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 ,计算出感染控制程序的作用。了解数学模型在感染控制中的建设性作用 ,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马越李景云金少鸿
- 关键词:数学模型动力学
- 判断无菌检查阳性结果有效性的实验探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通过有效的实验手段帮助判断无菌检查阳性结果检出菌的来源,进而更客观地判断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显微镜镜检、细菌鉴定、细菌 FTIR 相似性分析等方法,结合实验人员对进场、清场、检查等实验过程的回顾综合判断。结果: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的不合理环节,判断实验检出菌的来源。结论:有助于客观地确定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有效性。
- 马仕洪胡昌勤戴翚李景云
- 关键词:无菌检查FTIR
- 黄连素、鱼腥草素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中药黄连素、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1,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2,药敏试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3,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黄连素、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即合成鱼腥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黄连素、鱼腥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结论:目前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的判定尚无标准可以遵循,中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疗效与基础的相关性研究。
- 赵志刚徐小军庄洁李景云马越胡昌勤
- 关键词:黄连素鱼腥草素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菌种鉴定中药材
- 不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 :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 (K B法 ) ,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 ;耐药性的显著性比较用 χ2 检验。结果 :2 0 0 1年北京、湖北、辽宁和四川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37所三级甲等医院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 1134株 ,其中北京 4 92株、湖北 2 96株、辽宁 186株和四川 16 0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北京和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湖北和辽宁的分离菌株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5 )。辽宁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明显低于北京和湖北菌株 (P <0 .0 0 5 ) ,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湖北地区分离的菌株 (P <0 .0 0 5和P <0 .0 5 )。结论 :调查不同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别 ,有助于了解国内细菌耐药性的现状 。
- 马越李景云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K-B纸片扩散法耐药率抗菌药物
- 外科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和菌株-聚类分析
- 2003年
- 马越朱莲娜吴晓宁李景云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外科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聚类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被引量:85
- 2002年
- 目的 通过监测数据了解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现状 ,预测细菌耐药性变迁 ;为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原则 ,规范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收集的临床常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 (K B纸片扩散法 )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 1)我国大、中城市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 (MRSA)的感染发生率较高 ,由于MRSA对氯霉素、氟喹喏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很高 ,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逐渐降低 ,国内尚未有耐万古霉素的金葡球菌的报道 ;经统计分析看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 ( 71.7% )明显高于金葡球菌 ( 2 9.8% )。某些地区或医院CNS的耐药性比金葡球菌更严重 ;( 2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RE)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氯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 5 6 .0 %、46 .2 %、5 8.1%、33.3%和 33.3%。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VRE感染药物 ,普遍采用联合用药 ,如氨苄西林 +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环丙沙星 +高浓度庆大霉素 +磷霉素等 ;( 3)近 10年来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感染率在许多国家迅速上升 ,国内对PRSP的研究较少 ;( 4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二重耐药谱以耐环丙沙星、庆大霉素 (CpG)
- 马越姚蕾陈鸿波李景云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K-B纸片扩散法细菌耐药抗生素
- 1995~2002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调查 1 995~ 2 0 0 2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 :1 995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 2月3 1日 ,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医院共收集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菌 5 5 5 8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尿液及和伤口及其分泌物 ,分别占 5 3 %~ 65 %、9%~ 1 2 %和 2 %~ 1 3 %。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外 ,8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 2 0 %以上。 2 0 0 2年的结果表明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此外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双重敏感率在逐年下降 ,双重耐药率在逐年增加。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的均值也在逐年减小。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 。
- 马越李景云张新妹许明哲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头孢噻肟纸片扩散法临床分离菌
- 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 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 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马越李景云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
- 大鼠肺部与外周血清阿奇霉素浓度对肺炎链球菌抑菌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在血清、支气管肺泡上皮表面液(ELF)、肺组织匀浆的浓度及随时间分布的特点,并进一步比较三者浓度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为SD大鼠灌胃阿奇霉素后微生物法测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匀浆阿奇霉素浓度。ELF的阿奇霉素浓度按尿素稀释法算出。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青霉素对27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血清、ELF和肺组织匀浆阿奇霉素浓度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血清、ELF和肺组织匀浆中阿奇霉素浓度在首次给药后51 h最高,分别为(0.652 7±0.213 3),(1.325 5±0.280 3)和(29.094 2±2.940 2)mg.L-1。青霉素对27株肺炎链球菌的敏感率为66.7%,高于阿奇霉素敏感率(14.8%);其中对阿奇霉素耐药的23株肺炎链球菌(85.2%)中,MIC>512 mg.L-1的有16株(69.6%);除去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4株肺炎链球菌,仅有30.4%的菌株可被肺组织的峰浓度抑制,8.7%(2/23)可被ELF和血清的阿奇霉素浓度抑制。结论虽然阿奇霉素具有很高的肺组织浓度,并且超过了阿奇霉素中介或低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MIC水平,但不能单以血清浓度预测阿奇霉素对病原体的抗菌效果。
- 王娟张杰马越李景云
- 关键词:阿奇霉素肺炎链球菌
- 动物及健康人肠道共生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产生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目前动物和人肠道共生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从甘肃、湖北、北京、山东、四川等地相对封闭的养殖场及养殖场附近的健康人群采集鸡、猪、鱼、人粪便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用AP I20E鉴定条鉴定怀疑为大肠埃希菌的菌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的菌株的耐药性,利用WHONET 5.3软件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具有相似耐药谱型的大肠埃希菌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①共收集571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从海水养殖鱼类和淡水养殖鱼类分离31株,另从海水养殖鱼类和淡水养殖鱼类分离嗜水气单胞菌株57株;②来源鸡的大肠埃希菌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③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外,鸡、猪和人来源菌株的耐药率表现为高、中、低现象,对老的一些抗菌药物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尤其明显;不同地区分离株的耐药性也有较大的差异;④本次调查首次在国内养鸡场发现产ESBL大肠埃希菌,并且非常多见;⑤嗜水气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有较大的差异,47株耐药谱型相近的菌株中发现了三组基因水平同源性菌株(相似度大于95%)。结论①从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动物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不同,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相关。目前我国家禽养殖业滥用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应该加以严格控制;②不同菌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导致耐药性不同;③同源性分析发现耐药菌株可在同一种类动物间传播,不同类动物的大肠埃希菌之间可能存在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④应当加强养殖动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 李景云崔生辉马越胡昌勤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养殖场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