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涛

作品数:77 被引量:619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关节
  • 16篇关节炎
  • 14篇疗效
  • 10篇性关节炎
  • 9篇激素性
  • 8篇中药
  • 8篇膝关节
  • 8篇坏死
  • 8篇骨头
  • 8篇股骨
  • 8篇股骨头
  • 8篇灌注
  • 7篇再灌注
  • 7篇针灸
  • 7篇头坏死
  • 7篇缺血
  • 7篇激素性股骨头...
  • 7篇骨头坏死
  • 7篇骨性
  • 7篇股骨头坏死

机构

  • 63篇黑龙江中医药...
  • 56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南昌大学第四...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桐乡市第二人...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滨州职业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武警指挥学院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黑龙江省边防...
  • 1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中国医药大学

作者

  • 77篇李洪涛
  • 38篇孙晓伟
  • 10篇于雪峰
  • 6篇王波
  • 6篇滕伟
  • 6篇高曦
  • 6篇李登宇
  • 5篇杨方军
  • 5篇程永志
  • 4篇于学平
  • 4篇刘婷婷
  • 4篇刘昊
  • 4篇孙贵才
  • 3篇刘丹
  • 3篇彭宇飞
  • 3篇陈英华
  • 3篇王波
  • 3篇任树军
  • 3篇金弘
  • 3篇李艳秋

传媒

  • 17篇中医药信息
  • 11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反复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复方豨莶草胶囊,对照组(65例)采用扶他林和别嘌呤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治疗反复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孙贵才于雪峰李登宇李洪涛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复方豨莶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 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于雪峰李登宇孙贵才李洪涛李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头穴透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保护作用及ZO-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头穴透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针刺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
孙晓伟李洪涛邹伟于学平孟欣盖利利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ZO-1蛋白
文献传递
脑瘫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李登宇李洪涛潘志华张丽丽于雪峰
关键词:脑瘫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杜仲防治骨质疏松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23年
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分析方法,探究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TCMSP、GeneCards、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分别对杜仲的入血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靶点进行汇总与筛选。将杜仲的有效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经Cytoscape处理建立起药物靶点的网络关系图,找到药物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建立这些靶点的蛋白质言进行关键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分析数据可视化,最后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后共得到25个杜仲的有效活性成分和202个预测作用靶点,对应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和β-谷甾醇,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靶点共计4603个,与杜仲有共计144个共同作用靶点,在这144个关键靶点的PPI网络中筛选后得到14个关键靶点。关键靶点的基因富集结果显示,PTGS2、HSP90AA1、PPARG、ESR1和JUN等核心靶点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增殖以及各类应激反应等生物进程来防治骨质疏松,这些基因大多数集中出现在IL-17、TNF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中。本研究初步证实杜仲以多成分、多靶点作用于多进程、多通路的方式参与了骨质疏松的防治,为有关防治骨质疏松的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曲永嘉孙晓伟周国兴周国兴程远志戴鸿哲
关键词:骨质疏松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分子对接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自噬相关蛋白LC3A/B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自噬抑制剂3-MA组、电针+3-MA组,共5组;每组根据缺血2 h再灌注时间分为IR24 h、IR72 h、IR7 d共3个亚组(n=5)。每组大鼠在IR24 h、IR72 h、IR7 d时间点分别进行复合神经功能评分、悬线测试评分和平衡行走测试评分测定;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B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电针组可减轻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 01); 3-MA组可加重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 01)。而3-MA+电针组无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均出现明显的LC3A/B蛋白表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并在IR72 h时达到高峰;电针组大鼠在IR72 h,LC3A/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 05),而在IR7 d时与模型组相比又出现明显降低(P <0. 05); 3-MA组能明显下调LC3A/B蛋白含量表达,而在抑制剂基础上给予电针干预能在IR72 h、IR7 d上调蛋白的表达,与3-MA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可明显改善MCAO/R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可调节MCAO/R大鼠缺血半暗带区LC3A/B蛋白表达,从而调节神经细胞自噬。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可上调缺血半暗带LC3A/B蛋白表达、适度激活MCAO/R大鼠的神经细胞自噬,保护受损的神经元;而在再灌注中晚期降低LC3A/B蛋白表达、抑制MCAO/R大鼠神经细胞自噬的过度激活,从而拮抗神经元进一步损伤。
孙晓伟刘婷婷孙忠人王博刘昊张菶刘丹陈英华金弘李洪涛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R-α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观察和评价GR-α mRNA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和模型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2次,第1次10mL/kg,间隔3周后第2次注射6mL/kg,间隔2周后,连续3天每日1次腹腔注射甲强龙45mg/kg。注射激素后第2天治疗组用骨蚀灵胶囊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均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在灌胃第4周和第8周时分批处死动物,迅速取出股骨头,截取股骨头取材后迅速投入液氮中,从骨组织中提取核酸后,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表达。结果:联合应用马血清和甲强龙的方法可成功造成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应用液氮下迅速研磨骨组织的方法成功提取了骨组织核酸,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GR-α mRNA表达,GR-α 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推移各组表达量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包括受体α和受体β,糖皮质激素主要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α结合,发挥其生理及药理功能,糖皮质激素受体α的密度及亲和力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成正相关。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低氧环境中GR-α的表达增加从而加速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加速了病理过程的发展。
李洪涛高曦王树人王波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2021年
目的探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治疗的双膝重度骨关节炎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60例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5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膝关节液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1,TGF-b1)、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36项健康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明显多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个月TGF-b1较术前升高,而TNF-a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1个月TGF-b1明显高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NF-a明显低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SF-36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6个月SF-36评分高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升高,而WOMAC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WOMAC评分明显低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884,P=0.347)。结论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改善关节液TGF-b1、TNF-a水平,其�
严实李洪涛谭曾德廉永云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A
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MP-9表达调控的动态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的表达及早期头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h、48h、72h,脑组织水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再灌注各时间点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进行头针治疗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减轻其脑水肿程度。MMP-9下调可能是该疗法拮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孙晓伟于学平李洪涛于春林程化坤滕伟王冠
关键词: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MMP-9
针刺对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MMP-9在针刺防治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脱落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脂水平和血清MMP-9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TC、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TG变化不明显;治疗组对TC、LDL-C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疗效相当。2)两组患者MMP-9水平在治疗前均有较高表达,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周,其水平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较治疗前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1)针刺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TC、LDL水平,继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堆积、促进斑块消退;2)针刺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MP-9水平,减轻对斑块内Ⅳ型胶原的降解、促进斑块稳定,进而发挥其防治脑梗死的作用。
孙晓伟栾仲秋李洪涛黄婧刘芷妤马增明于学平滕伟贾宁
关键词:针刺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