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
-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强化税务治安法律机制刍议
- 1990年
- 现代国家公民意识的两大标志是宪法意识和商法意识。而在商法意识中,税法与保险法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税法意识、税法观念乃至税法机制如何,都是衡量这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准之一。
- 李淳
- 关键词:税务工作法律机制国家法治治安工作宪法意识商法
- 试论企业兼并法律关系
- 1988年
- 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企业兼并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比较深刻的经济动因,具有不可逆转的客观必然性。还应看到,企业兼并经营形式的出现,亦是法律手段在产权变动关系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它显示着法律手段向经济生活深层结构的渗透和对经济关系的调节。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角度,论述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等问题。
- 李淳
- 关键词:法律关系企业兼并经济动因法律内涵保证人法人资格
-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改革讨论会发言摘要
- 1986年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政治体制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严重、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阻碍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为主要表现的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以及各种封建意识.改革政治体制中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和陈腐观念,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度民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
- 薄贵利齐东平杨春堂王刚义王咏李淳笠村
-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文化改革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 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法律调整
- 1988年
- 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实行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需要,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无疑是吸取了建国三十几年的正反经验,应当说是大智之举。
- 孙铁城李淳
-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法律调整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 试论企业兼并的法律关系
- 1989年
- 企业兼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制度改革向深层发展的产物,已经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效。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企业兼并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比较深刻的经济动因,具有不可逆转的客观必然性。
- 李淳
- 关键词:企业兼并法律关系企业制度改革经济新秩序客观必然性经济生活
- 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法律途径
- 1988年
- 中国正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民主政治、商品经济、党政廉洁、厉行法治……。当我们在改革十年之后回首历史时,不难发生十年改革,十年阵痛的感叹。现在我们要过难关,要走出困境,怎么走?学科之争各有干秋。我认为,经济改革走出困境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法律则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应当做到:1、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律手段来管理经济,调整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宪法确认了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之后。
- 李淳
- 关键词:经济改革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管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