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娥

作品数:4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溶磷
  • 4篇溶磷菌
  • 3篇苜蓿
  • 3篇根际
  • 3篇根际溶磷菌
  • 2篇溶磷能力
  • 2篇红豆草
  • 1篇溶磷细菌
  • 1篇三叶
  • 1篇磷细菌
  • 1篇菌株
  • 1篇红三叶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甘肃省作物遗...

作者

  • 4篇李玉娥
  • 3篇姚拓
  • 2篇朱颖
  • 1篇孙红阳
  • 1篇荣良燕
  • 1篇姚军鹏

传媒

  • 2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三叶根际溶磷菌分离及其溶磷机制初探被引量:37
2009年
利用PKO培养基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根际分离、筛选出21株菌株,其中10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其D/d值(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13~1.62之间;5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透明圈,其D/d值在1.07~1.83之间;3株菌株既能溶解有机磷又可溶解无机磷。对其中D/d值较高的6株溶解无机磷菌株和5株溶解有机磷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有效磷增量分别为5.0~596.3和-0.03~58.34 mg/L。lhs6和lhs8溶解无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lhs11溶解有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菌株中lhs6、lhs8和lhs11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朱颖姚拓李玉娥孙红阳
关键词:根际溶磷菌溶磷能力红三叶
溶磷菌溶磷和分泌IAA特性及对苜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8
2010年
植物根际溶磷菌不仅可以提高植物对土壤磷素的利用率,同时可以促进根瘤菌的结瘤和固氮作用。利用液体培养法对5株溶磷菌的溶磷特性和分泌IAA能力进行研究,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接种溶磷菌对苜蓿(Medicagosativa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溶磷能力差异较大,溶磷能力最强的是LM18(300.3 mg/mL);菌株都有分泌IAA特性,最大分泌量为17.95μg/mL(LM12)。接种溶磷菌后苜蓿株高、茎粗、干重、干鲜比和叶茎比都比对照明显增加。因此,溶磷能力和分泌IAA能力较强的菌株(LM12和LM18)可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
李玉娥姚拓荣良燕
关键词:溶磷菌苜蓿
苜蓿和红豆草根际溶磷菌溶磷特性研究及其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利用溶磷圈法和钼蓝比色法对兰州地区苜蓿(Medicagosativa)和红豆草(Onobrychissativa)根际溶磷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共获得分离物386个,其中137个具有溶磷能力。对获得的部分菌株进行了形态观...
李玉娥
关键词:溶磷细菌苜蓿红豆草溶磷能力
文献传递
兰州地区苜蓿和红豆草根际溶磷菌筛选及菌株部分特性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利用溶磷圈法对苜蓿和红豆草根际不同部位溶磷细菌进行了分离,共获得分离物386个,其中137个具有溶磷能力。苜蓿和红豆草根际不同部位溶磷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为RS>RP>NRS>HP。对筛选获得的12株溶磷圈较大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大多数菌落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不规则、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突起、无光泽、无色素。进一步利用钼蓝比色法对菌株分解磷矿粉能力测定显示,各菌株分解磷矿粉能力差异较大,溶磷量最大为338.4mg/ml,最小为25.9mg/ml,这与其自身溶磷机制有关。溶磷量与菌株培养液pH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2株菌株大部分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其中LM6和LH9分泌IAA能力较强。
李玉娥姚拓朱颖姚军鹏
关键词:溶磷菌苜蓿红豆草根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