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纪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淀粉
  • 4篇热塑性
  • 4篇热塑性淀粉
  • 2篇淀粉含量
  • 2篇丁二醇
  • 2篇丁二醇酯
  • 2篇丁二酸
  • 2篇丁二酸丁二醇...
  • 2篇增塑
  • 2篇直链淀粉
  • 2篇直链淀粉含量
  • 2篇塑料
  • 2篇通用塑料
  • 2篇微球
  • 2篇母料
  • 2篇聚丁二酸丁二...
  • 2篇共混
  • 2篇二醇
  • 2篇二酸
  • 2篇复合材料

机构

  • 6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6篇李纪伟
  • 5篇林晓艳
  • 5篇罗学刚
  • 1篇牛娜
  • 1篇黄永华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淀粉热塑改性母料-增塑微球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热塑改性母料-增塑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是按重量比取腔体结构载体30~40份、增塑剂30~40份、偶联剂10~20份、接枝单体10~30份;依次向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腔体结构载体30~40份、增塑剂30~4...
罗学刚李纪伟林晓艳
胶原蛋白/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探讨胶原蛋白(HC)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对聚合物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用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HC/LDPE复合材料和HC/LDPE-MAH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注塑成不同规格样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热分析等表征方法研究了HC和LDPE-g-MAH含量对HC/LDPE及HC/LDPE-MAH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C加入量为5wt%时,HC/LDP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5.824MPa;LDPE-g-MAH的加入可明显改善界面粘结性,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当HC含量为20wt%,LDPE-g-MAH含量为4wt%时,HC/LDPE-MAH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
牛娜罗学刚李纪伟林晓艳
关键词:低密度聚乙烯胶原蛋白复合材料相容剂
不同链/支比热塑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研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魔芋葡甘聚糖规模化加工和应用关键技术(2007BAE42B04)》和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直链/支链淀粉的熔融热塑改性与应用特性研究(Grant No.12ycjj9)》的资助下,以低成本...
李纪伟
关键词:淀粉直链淀粉含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熔融共混
文献传递
全生物降解淀粉基原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淀粉基原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产品各组分重量比为:天然淀粉60~80份、增塑剂15~25份、成纤树脂5~20份、增容剂0.5~2份。它的制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将天然淀粉、增塑剂、成纤...
罗学刚李纪伟林晓艳
文献传递
不同淀粉类型TPS/PBS共混体系的形貌与黏弹行为被引量:6
2013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价值日益凸显。其中淀粉由于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以及完全生物降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李纪伟罗学刚林晓艳黄永华
关键词:直链淀粉含量热塑性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一种淀粉热塑改性母料-增塑微球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热塑改性母料-增塑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是按重量比取腔体结构载体30~40份、增塑剂30~40份、偶联剂10~20份、接枝单体10~30份;依次向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腔体结构载体30~40份、增塑剂30~4...
罗学刚李纪伟林晓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