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罡灿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8篇急性
  • 5篇骨髓
  • 4篇髓系
  • 4篇髓系白血病
  • 4篇综合征
  • 4篇急性髓系
  • 4篇急性髓系白血...
  • 4篇干细胞
  • 3篇异常综合征
  • 3篇早幼粒细胞
  • 3篇早幼粒细胞白...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增生
  • 3篇增生异常综合...
  • 3篇髓细胞

机构

  • 19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海南省血液中...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25篇李罡灿
  • 19篇宋艳萍
  • 12篇王浩
  • 10篇谢佳
  • 9篇胡凯
  • 7篇李光
  • 7篇杜明珠
  • 6篇任婧婧
  • 6篇戴进前
  • 6篇张韵洁
  • 5篇牟佼
  • 5篇高飞
  • 4篇王璐
  • 4篇张晓波
  • 4篇刘锋
  • 3篇倪庆仁
  • 3篇王琦侠
  • 3篇张梅
  • 2篇王漪
  • 2篇杨向萍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1999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支持及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背景: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支持及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8例健康者的骨髓和健康产妇脐血,采用流式细胞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将2种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计数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目;将间充质干细胞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与结论:(1)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其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目明显增多(P<0.05)。(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其刺激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形成的能力明显减弱(P<0.05)。(3)与植物血凝素诱导的T细胞对照组相比,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可明显抑制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P<0.05)。正常脐血干细胞共培养组也显示出了相似的抑制效果。(4)与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抑制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的能力明显降低(P<0.05)。(5)结果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功能缺陷,且对造血功能支持及对T细胞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明显弱于正常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减弱其造血支持及抑制T细胞的功能来影响病理进程。
李罡灿宋艳萍张韵洁李光王浩谢佳
关键词:胎血间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更新输血观念 提高输血技术
1999年
杨向萍李罡灿
关键词:输血疗法输血技术成分输血
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D一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形成γ’—γ’链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分子量 190 000道尔顿.1983年Rylatt和Elms建立了双抗夹心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有助于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王桂叶李罡灿江燕
关键词:D-二聚体血栓性疾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含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含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用GAD方案及GMD方案进行了治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完全缓解率70%,感染发生率60%,2例发生严重感染,外周血白细胞最低中位计数为1.12(0.48~2.38)×109/L,低于1.0的中位时间为7(0~13)d,血小板最低中位计数为12.5(8~24.00)×109/L。结论:该方案对正常造血抑制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小,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短,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
宋艳萍张梅胡凯杜明珠李罡灿王浩谢佳
关键词:预激方案G-CSF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率
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2022年
分析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前2个或更多治疗方案失败的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ITP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难治性ITP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时间3-31月。结果:19例患者中完全反应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78.95%。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有效患者1月后出现复发。完全反应患者中有4例患者至今随访2年以上,血小板计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慢性ITP患者采用长春瑞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雷小茹戴进前李罡灿倪庆仁宋艳萍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血清IL-1β、IL-6和IL-8的测定被引量:6
1999年
李罡灿王艳娟杨剑芬陈奋尹先印
关键词:输血反应发热性IL-1ΒIL-6IL-8
白细胞介素-2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急性白血病AHSCT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造血功能恢复后应用IL-2联合小柴胡汤治疗18个月,对照组移植后不再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及造血功能恢复后18个月内每月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D4+、CD8+细胞和Th1、Th2,并观察比较2组的3 a、5 a、7 a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移植后1~18个月CD4+、Th1值均低于移植前(P<0.05);观察组的CD4+、Th1值移植后1~2个月低于移植前(P<0.05),3个月开始恢复正常;从第3个月开始观察组的CD4+、Th1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8+值仅在移植后2个月内均低于移植前(P<0.05),2组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的Th2移植后第2个月开始明显高于移植前水平(P<0.05),且高于观察组同时段值(P<0.05)。观察组5 a和7 a无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a、5 a和7 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2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能使ASHCT后患者免疫功能早期得以恢复,无病生存时间延长,复发率明显降低。
李罡灿王浩胡凯宋艳萍蔡正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小柴胡汤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功能
机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分析
1999年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及引起输注无效的原因。方法对110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利用免疫学方法对输注效果加以分析。结果具有淋巴细胞毒抗体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该该抗体的患者。非免疫因素中发热、脾肿大、出血也是引起输注无效的原因。结论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非免疫因素居次要地位。
杨向萍李罡灿杨剑芬周琦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输注无效血液病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分析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监测特点。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纠正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纠正试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确诊后用维生素K1治疗。结果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较初入院结果显著缩短(P<0.01)。APTT异常率较低,PT异常率较高(95.5%)。PT与APT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显著延长是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诊断的敏感指标。检测PT、APTT对于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价值。应用维生素K120mg2次/日静滴1月治疗安全有效。
王浩郭丽英李罡灿宋艳萍胡凯
关键词: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白血病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白血病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率11.73%,其危险因素是严重感染、白细胞淤滞症、DIC、多次大量输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结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白血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病情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并对可能的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
宋艳萍张梅胡凯杜明珠李罡灿王浩谢佳
关键词:白血病DIC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