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青
- 作品数:49 被引量:1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点探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做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对构建和谐高校、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廉政助推器。
- 李若青胡曼云程牧曦
- 关键词: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 新时代云南高校统战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创新路径
- 2023年
-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统战工作的战略要地和前沿阵地。云南作为边疆省份与多个国家接壤,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相互交织。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信息社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云南高校统战工作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文章在分析新时代云南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的基础上,列举了云南高校统战工作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意识形态辨别能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索实践创新路径,不断推进云南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
- 胡曼云李若青
- 关键词:云南高校统战工作
- 60年来云南边境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被引量:4
- 2009年
- 云南边境60年来的和谐与稳定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云南边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云南边境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就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坚持和实践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才能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边境安宁、国防巩固、睦邻安邦的和谐边疆。
- 李若青
- 关键词:民族关系
- 云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问题探析
- 2005年
- 近几年,云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较快,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云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建设,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 李若青
-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自治能力
- 以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稳定示范区的建设被引量:7
- 2011年
-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明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则要求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族关系、法律、政策、措施与体制机制等协调发展,并强调相互间配合与协助的和谐发展本质,从整体性、全局性的角度进一步彰显社会发展的统筹与和谐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完善政策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措施,才能体现和谐发展的精髓与理念,建成"中国特色、云南模式"的示范区。
- 李若青
- 关键词:民族团结示范区
- 加强云南民族地区乡级政权建设
- 1999年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级政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就如何加强乡级政权建设,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到各民族人民中去,密切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联系,保证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巩固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稳定全国大局,实现云南省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若青
-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 云南边境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新发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内在要求。
- 李若青
-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
-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代性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大理周城白族特色村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充分挖掘村落自身资源禀赋,以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生态性为价值基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中国白族第一村”大理周城村为个案的研究发现:周城村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着诸多现代性困境,但是由于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白族特色文化成为其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性资源和独特竞争力。在乡村振兴中,要让白族特色文化在特色产业、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彰显文化性、时代性和治理性等多重价值,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性、主体性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 胡曼云李若青
-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
- 云南民族大学学院特区建设及学院制改革的探索和启示被引量:2
- 2020年
- 学院制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云南民族大学实施的学院特区建设,是学院制改革的探路之举。在分析学院特区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学院特区建设对学院制改革的几点启示,这对推进学院制改革和加快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胡曼云李若青
- 关键词:学院制改革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内部管理
- 从“碎片化运行”到“协同性供给”: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之进路被引量:38
- 2021年
- 互助养老虽为农村养老新模式,但当前整体运行状况不尽人意,其症结在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以“条块分割”等为特征,在身份、区域、运行等层面,呈碎片化运作之势,具体表现为认知难以产生共鸣、养老资源零散化、政策设计失衡、服务运行地方化、养老需求偏好与服务供给目标偏离等,直接影响着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据此,可从需求、资源、供给三个维度设计出“3个动态链接+1个良性循环+多个优化结果”的碎片化整合思路,以指导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建构。在整合思路指导下,从完善政策设计、优化主体关系、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瞄准机制等层面来建构具体、可行的路径,以实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从“碎片化运作”走向“协同性供给”,从而打破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碎片化运作格局,全面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能力与供给效率。
- 米恩广李若青
- 关键词: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