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博

作品数:2 被引量:18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压
  • 1篇底栖生物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评价指标
  • 1篇辽河流域
  • 1篇活性炭
  • 1篇河流
  • 1篇改性
  • 1篇表面改性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篇李英博
  • 1篇郑丙辉
  • 1篇张远
  • 1篇李兰廷
  • 1篇李静
  • 1篇林勇
  • 1篇解强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活性炭低压氮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研究
本文将商品活性炭利用低压氮等离子体进行表面改性,采用FTIR和电位滴定等方法分析、研究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在氮等离子体改性过程中,活性炭的烧失率在低功率范围内随功率的提高而升高,高功率范围内随...
李兰廷解强李静李英博林勇
关键词:活性炭表面改性等离子体
文献传递
辽河流域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85
2007年
建立了由底质、栖息地复杂性、速度-深度结合特性、堤岸稳定性、河道变化、河水水量状况、植被多样性、水质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所构成的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以及栖息地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结合2005年辽河流域河流生态调查结果,对流域内所调查的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河道栖息地综合指数与河流理化因子、底栖生物以及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辽河流域28个河段的栖息地质量状况差异显著,其中10个河段达到了较好等级以上,6个仅为中等水平,12个河段为较差等级以下;②栖息地质量与理化因子、底栖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栖息地质量是影响水质与生物状况的重要因素;③小流域的人类未利用土地比例与栖息地质量显著相关,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对栖息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是恢复与保护河流栖息地质量的重要条件.
郑丙辉张远李英博
关键词:辽河流域河流评价指标底栖生物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