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汾型大曲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以3种典型汾型大曲为样品,对传统的大曲质量指标和近年来新提出的大曲质量指标以及其他相关质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水分、酸度、淀粉含量、曲块容重这4项理化指标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生化指标中糖化力、液化力、酯化力、生香力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发酵力测定的重复性较差;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测定时的准确性较差。对大曲中主要微生物类群计数,得到了3种大曲的曲心曲皮的细菌、霉菌、酵母、放线菌总数,初步确定了大曲中各类微生物的分布。进一步对大曲中的3种主要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醋酸菌进行计数,得到了其分布情况。
- 李超穆琳王建耀雷振河陈晶瑜韩北忠
- 关键词:微生物分析
- β-葡聚糖酶水解小麦秸秆制备纤维寡糖的条件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索商品化β-葡聚糖酶水解小麦秸秆制备纤维寡糖的最佳条件,为纤维寡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酸降解微晶纤维素制备纤维寡糖混合物,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聚合度为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用所得纤维二糖作为标准品测定小麦秸秆酶解产物中的纤维二糖,并以纤维二糖含量和小麦秸秆转化率为衡量指标,研究酶解反应温度、pH、反应酶底比E/S、反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寡糖生成的影响。【结果】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得到了高纯度的聚合度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当酶解反应温度为50℃、pH为5.5、E/S为0.4、底物浓度为2%、时间10 h时酶解效果最好,小麦秸秆总转化率达到55.57%,纤维二糖得率为148.15 mg.g-1秸秆。【结论】活性炭柱层析可以很好地分离纤维寡糖,得到了聚合度为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酶解小麦秸秆总转化率及纤维二糖得率均提高。
- 刘沙沙李静梅石波梁平李超
- 关键词:小麦秸秆纤维二糖酶解
- 双模板大豆异黄酮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为探寻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富集分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选用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含量总和为89.2%的大豆异黄酮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并对微球进行了吸附静态学、吸附动力学、类特异选择性和结构表征研究。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4-VP和模板分子作用强烈,模板分子和4-VP最佳摩尔质量比为1:6。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MIP)与非印迹聚合物(NIP)相比,MIP对模板分子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吸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聚合物微球在5h内对模板分子达到饱和吸附。类特异选择性实验表明MIP对多种大豆异黄酮类单体组分具有明显的类特异性吸附,特异吸附量高。此印迹聚合物微球有望在大豆苷异黄酮富集、分离、检测方面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 李超石波张梦柯韭泽悟程永强
- 关键词:大豆苷聚合物微球
- ROL酶解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大豆油工艺的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以大豆油为试验原料,采用3种不同的脂肪酶(RML,ROL和ALIP)催化水解产生甘油二酯,并对其生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ROL酶催化水解产生的1,3-二亚油酸甘油酯的含量最高,为16.78%;进一步研究不同反应时间(1~9 h),温度(25~60℃),加酶量(12~128 U/g,占油重),加水量(28%~80%,占反应体系总重),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50~900 r/min)对ROL水解大豆油产生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在2.5 g的大豆油中加64 U/g ROL酶液,反应体系中含水量为28.57%,温度为30℃,磁力搅拌器转速为500 r/min,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酶解产物中1,3-二亚油酸甘油酯的含量最高,达23.91%,产物中总的甘油二酯含量约为55.5%。
- 张梦柯石波李颖李超左剑南程永强
- 关键词:甘油二酯水解反应大豆油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