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成像
  • 1篇造影
  • 1篇肉瘤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钡剂造影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胶质瘤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肉瘤
  • 1篇平扫
  • 1篇肿瘤
  • 1篇组织细胞
  • 1篇组织细胞瘤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周蓉先
  • 5篇李逸尘
  • 4篇邹明舜
  • 3篇潘宇澄
  • 2篇罗道天
  • 1篇张骥
  • 1篇孙洁
  • 1篇黄文虎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眼球脉络膜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眼球脉络膜血管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经病理 (3例 )和临床证实 (6例 )的脉络膜血管瘤。CT扫描 6例 ,MR检查 4例 ,9例均行B超检查 ,3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2例CT平扫示眼球后极球壁轻度或新月形增厚 ,与球壁呈等密度 ,5例 (1例平扫 +增强 )增强示眼球后极部高密度梭形或扁平状隆起均匀肿块 ,瘤体强化明显。与玻璃体比较 3例MRT1WI呈高信号 ,T2 WI呈低信号 ,与视神经、眼外肌相比呈等信号 ;1例较小肿瘤辅以增强T1WI脂肪抑制技术被清楚显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在T1WI、T2 WI上均呈中、高信号 ;增强T1WI瘤体显著强化 ,边界清晰 ,且信号均匀。B超检查 8例为实质不均质肿块占位 ,1例为均质肿块占位 ,9例均探及视网膜脱离光带。结论 CT +MRI+B超检查对脉络膜血管瘤可得到较为全面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
周蓉先邹明舜李逸尘
关键词:CTNMR成像超声检查
喉咽癌的咽-食管钡剂造影和CT扫描检查被引量:5
2001年
周蓉先罗道天李逸尘
关键词:喉咽癌钡剂造影CT扫描
鼻腔和鼻旁窦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附5例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分析鼻腔鼻旁窦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 ,评价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平滑肌肉瘤 5例 ,均行CT检查 ,其中 2例加增强扫描 ;MRI检查 2例 ,均为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原发于鼻腔 2例 ,上颌窦 1例 ,1例肿瘤范围广已无法确定其原发部位 ,还有 1例为鼻咽癌放射治疗 14年后的右后鼻孔 鼻咽区的复发肿瘤 ,肿瘤涉及范围包括鼻腔、筛窦、鼻咽部、眼眶、翼腭窝、颞下窝、咽旁间隙、硬腭甚至口咽侧壁、中颅窝等。该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及局部较广泛骨质破坏 ,无 1例发生钙化及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在CT上 3例呈较均匀的中等密度 ,2例密度不均 ;MRIT1WI呈均匀中等信号 ,T2 WI表现为略不均匀的中等到稍高信号 ,注射对比剂后肿瘤轻度强化或仅有部分强化。结论 鼻部平滑肌肉瘤表现为较广泛浸润性生长及骨质破坏 ,无钙化。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涉及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 ;
周蓉先潘宇澄邹明舜李逸尘孙洁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鼻腔肿瘤平滑肌肉瘤
视神经胶质瘤的CT与MRI表现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分析视神经胶质瘤CT和MRI表现 ,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视神经胶质瘤 16例 ,其中CT检查 15例 ,MRI检查 6例 ,CT +MRI检查 4例。结果  16例中肿瘤位于眶内段 13例 ,眶内段累及视神经管内 2例 ,其中 1例涉及颅内 ,另 1例位于视神经管内。肿瘤表现为眼球后肌锥内肿块占位 ,梭形 8例 ,条索状与椭圆形各 3例 ,梨形及结节状各 1例。CT检查 15例 ,2例平扫与脑实质呈等密度 ,14例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 ,与视神经无法区分 ,增强后 (13例 )肿瘤大多呈轻至中等强化 ,1例CT扫描示视神经管扩大。MRI检查 6例 ,3例肿瘤位于眶内段 ,2例涉及视神经管内 ,其中 1例蔓延至颅内显示为视交叉前视神经增粗 ,另 1例肿瘤位于视神经管内呈结节状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注射对比剂肿瘤可强化 ,1例肿瘤内伴有囊性变。结论 CT与MRI均能显示眶内段视神经胶质瘤 ,但MRI较CT能够获得更多的肿瘤内部信息 ,为管内及颅内视神经胶质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周蓉先潘宇澄邹明舜罗道天黄文虎张骥李逸尘
关键词:视神经胶质瘤CT表现MRI表现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MFH 13例,3例单行平扫,4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直接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主要位于鼻腔2例,上颌窦8例,鼻腔筛窦2例,颞部及上颌窦1例。肿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包括面颊部、上齿槽骨、硬腭、眼眶、翼腭窝、颞颌窝、颞下窝及颅底。CT平扫示多数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注射对比剂后实质部分轻度或明显强化。5例有低密度坏死囊变区,2例有钙化灶,1例有放射状骨膜反应,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吸收破坏。6例局部复发,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晚期发生骨转移。结论鼻腔鼻窦MFH进展快、早期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易复发,可有颈淋巴结转移。CT显示肿块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可有钙化或液化坏死,骨质广泛吸收破坏,影像学对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潘宇澄邹明舜周蓉先李逸尘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诊断CT平扫骨质吸收颈淋巴结转移骨膜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