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辉
-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科研项目开发的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科研项目开发了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并且在化学和化工两个专业付诸实施。结果表明:该综合性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践说明,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发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有地方特色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
- 吴汉福田玲李志王毅红陈定梅李金辉
-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 威宁小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以贵州特有药用植物威宁小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亚硝基自由基(NO2-·)、羟自由基(·OH)体系对威宁小檗根、茎、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威宁小檗根、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1.01 mg/g、10.90 mg/g和126.22 mg/g;威宁小檗各部位中黄酮类化合物和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叶>根>茎>Vc;对亚硝基自由基(NO2-·)的清除能力为Vc>叶>根>茎;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为Vc>叶>根>茎。威宁小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随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好。
- 李金辉王永王绪英翁贵英周晓玉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 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事故及预防、处理方法
- 2013年
- 有机化学实验中,由于学生粗心大意、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经常会发生割伤、烫伤、药品的灼伤、火灾、爆炸、中毒等许多事故。针对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事故提出了适当预防、处理方法,从而减少有机化学实验中事故的发生,减小事故对学生的伤害,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 李金辉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 六盘水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研究了六盘水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中Cu、Cd、Zn、Cr、Pb 5种重金属及其赋存形态的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法对污泥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污泥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标准中的最高允许含量。污泥样品中Cu、Cd、Zn主要以非稳定态存在,具有较强的生物可利用性。风险指数评价显示,Cd是污泥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在污泥处理处置时要引起重视。
- 张绪勇吴汉福邓红江李金辉
- 关键词:污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贵州水城矿区煤中砷、硒赋存形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控制燃煤As和Se环境污染,有必要对煤中As和Se的存在形态进行研究。以水城矿区汪家寨矿煤(14#)和那罗矿煤(18#)为研究对象,对煤采用连续化学浸提法进行连续浸提,得到As和Se的可交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及残渣态4种形态,并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各形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汪家寨矿煤(14#)和那罗矿煤(18#)中As和Se存在不同的形态分布特征。总体来看,2种煤中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Se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
- 吴汉福田玲孙泽宽李金辉邓红江张绪勇
- 关键词:煤砷硒赋存形态
- 小酸模对不同浓度铅、锌的富集与转移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人工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铅、锌胁迫下,小酸模对铅、锌的富集与转移。结果表明,在单一浓度铅、锌胁迫和铅锌混合胁迫条件下,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4~0.13,地下部分对铅的富集系数为0.07~0.22,对铅的转移系数为0.11~1.08。小酸模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32~4.23,地下部分对锌的富集系数为0.15~2.25,对锌的转移系数为1.41~2.62。小酸模在一定浓度的锌、铅锌胁迫下,对锌的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分对锌的富集量最大可达4 201.40 mg/kg。小酸模对锌有较强的富集和转移能力,接近锌的超富集植物,可作为治理和修复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 李金辉翁贵英吴汉福熊荣川赵由才
- 钝叶酸模对铅锌的富集特性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探讨钝叶酸模对铅、锌污染的耐性机制及其对铅、锌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潜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锌污染条件下,钝叶酸模对铅、锌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在单一的铅、锌污染和铅锌混合污染条件下,钝叶酸模地上部和地下部对铅、锌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对锌的转移系数为1.00~2.58,均≥1;在施铅400mg/kg、施锌800mg/kg时,地上部对锌的积累量和转移系数最大,达264.85mg/kg和2.58。对铅的转移系数为0.30~2.02,单一施铅800 mg/kg时,地上部对铅的积累量最大,达101.21mg/kg;单一施铅100mg/kg时,对铅的转移系数最大,为2.02。钝叶酸模是铅、锌耐性植物,可作为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 翁贵英李金辉孙爱群左经会熊荣川
- 关键词:转运系数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红花龙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解贵州少数民族药红花龙胆中重金属(Mn,Zn,Pb,Cu,Cr,Cd,Ni)的含量,采用HNO3HClO4(5∶1)体系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花龙胆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红花龙胆中Zn、Cu、Cd、Mn、Ni、Cr、Pb重金属含量分别为51.45 μg/g,9.64 μg/g,0.28 μg/g,62.79 μg/g,6.39 μg/g,5.60 μg/g,12.26 μg/g,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大小依次为Mn>Zn>Pb>Cu>Ni>Cr>Cd.加标回收率在96.7%~105.2%,RSD为0.46%~2.26%,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红花龙胆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 田玲吴汉福邓红江白新伟李金辉孙爱群
-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重金属元素
- 煤矸石山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吸收及富集特征被引量:27
- 2016年
- 对六盘水市某煤矿煤矸石山14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污染状况以及对重金属吸收与富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土壤中重金属Zn、Cu、Cd和Pb有明显积累,Cd的污染最为严重。对各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发现,地上部分中Cu、Pb含量最高的植物为假酸浆,分别为46.79,12.56mg/kg;Zn含量最高的植物是酸模叶蓼,为60.97mg/kg;Cd含量最高的植物是龙葵,为1.84mg/kg。对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发现,鬼针草、千里光、龙葵、醉鱼草艾蒿和野棉花对Zn、Cu、Cd、Pb具有较强转移能力;假酸浆的地上部分对Cd的富集系数最高,为1.28;假酸浆的地下部分对重金属Zn、Cu、Cd、Pb的富集系数也较高,分别为1.83,0.90,3.20,1.96。因此,假酸浆可作为煤矸石风化土植被恢复的植物,同时也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 吴汉福田玲翁贵英李金辉邓红江
- 关键词:优势植物重金属
- TCLP法评价贵州六枝某矿区煤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的生态环境风险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解六枝某矿区煤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采用生态环境风险评价(TCLP)法提取重金属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六枝某矿区煤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山周围土壤Cd、Cu、Zn和Pb的总含量分别在2.85~10.01mg/kg、28.6~97.2mg/kg、248.3~1 476.9mg/kg和91.2~189.4mg/kg,有效态含量分别在0.1~3.2mg/kg、1.7~17.4mg/kg、20.3~150.7mg/kg和4.8~15.4mg/kg,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分别与其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8个土壤样品中达警戒水平、轻污染水平、中污染水平和重污染水平的所占比重分别为5.56%、22.22%、16.67%和55.56%。结论:该煤矿煤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
- 田玲吴汉福邓红江陈定梅白新伟李金辉
- 关键词:TCLP土壤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