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乙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3篇电刺激
  • 3篇电刺激小脑
  • 3篇电刺激小脑顶...
  • 3篇再灌注
  • 3篇小脑
  • 3篇小脑顶核
  • 3篇脑缺血
  • 3篇灌注
  • 2篇凋亡
  • 2篇凋亡途径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端粒酶逆转录...
  • 2篇对线粒体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酶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转录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乙
  • 3篇刘竞丽
  • 3篇汪晓玲
  • 2篇张兆霞
  • 2篇张磊
  • 2篇李劲频
  • 1篇肖芳
  • 1篇秦超
  • 1篇朱飞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刺激小脑顶核诱导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ERT的表达及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及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0只,体重(250±30)g,随机...
杨乙
关键词:凋亡TERTBAX线粒体
文献传递
对氧磷酶基因1Gln192Arg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对氧磷酶基因1(PONl)Gln192Arg(Q192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131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35名健康对照者PON1基因Q192R多态性,并测定两组的血脂水平,同时应用颈动脉B超检测了131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R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R基因型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OR=1.743,95%CI(1.032—2.94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192RR基因型携带者和非携带者比较,其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2RR基因型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及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携带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非携带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其中RR基因型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起作用。
刘竞丽李劲频汪晓玲杨乙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青年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预电刺激小脑顶核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预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抗细胞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150只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造模组及预电刺激组(即电刺激小脑顶核lh,24h后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组均缺血2h后行再灌注,并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24h、48h、72h亚组(各25只)。分别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blotting检测TERT与Bax蛋白的表达,TUNEL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单纯造模组再灌注24h、48h、72h各亚组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大于预电刺激组相应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电刺激组再灌注24h、48h、72h各亚组TERT蛋白的相对表达值(0.87±0.51、0.91±0.40、0.80±0.24)较单纯造模组相应亚组(0.73±0.37、0.80±0.51、0.64±0.33)明显增加,TUNEL阳性细胞数(53.60±5.18、64.00±2.37、49.83±4.26)较单纯造模组相应亚组(63.57±3.74、75.40±5.55、60.00±2.37)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电刺激组再灌注24h、48h、72h各亚组Bax蛋白水平与单纯造模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电刺激组冉灌注24h、48h、72h各亚组线粒体损伤级别(1.50±0.41、1.75±0.52、1.33±0.52)均较单纯造模组相应亚组(2.50±0.63、3.08±0.58、2.33±0.411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促进TERT蛋白表达的增加,增加的TERT可能通过保护线粒体来减少缺血区神经元的凋亡。
张兆霞刘竞丽张磊杨乙汪晓玲朱飞肖芳
关键词:脑缺血端粒酶逆转录酶BAX蛋白电刺激
电刺激小脑顶核诱导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及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及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3组:(1)假手术组;(2)造模组;(3)预电刺激组,即电刺激小脑顶核1 h,24 h后制作右侧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24、48、72 h亚组.通过HE、TTC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及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末端标记法检测TERT、Bax及TUNEL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ERT与Bax的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 预电刺激组脑组织细胞形态改变较造模组轻,且各亚组脑梗死体积(78.1±2.9,83.1±4.5,83.7±4.8)小于造模组(120.9±8.2,137.0±4.2,141.1±3.3)(P<0.05).预电刺激组各亚组TERT阳性细胞数(31.1±3.5,30.0±3.4,18.9±3.3)多于造模组(16.1±2.7,16.9±2.4,11.6±3.5)(P<0.05),而其TUNEL阳性细胞数(40.2±3.1,54.8±2.8,37.3±2.4)少于造模组(49.6±2.8,67.0±3.7,46.8±3.2)(P<0.05).预电刺激组各亚组Bax阳性细胞数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RT与Bax部分共定位于胞质,预电刺激组各亚组TERT和Bax共定位阳性细胞数(14.1±1.3,12.9±2.4,9.0±2.0)多于造模组(8.2±1.1,6.3±2.4,6.0±2.9)(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促进TERT的表达,增加的TERT可能在胞质与Bax结合,阻止了Bax由胞质转位到线粒体膜,参与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
杨乙刘竞丽秦超李劲频汪晓玲张兆霞张磊
关键词:电刺激线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