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兆军

作品数:77 被引量:1,19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糖尿
  • 45篇糖尿病
  • 26篇胰岛
  • 20篇胰岛素
  • 18篇2型糖尿
  • 17篇2型糖尿病
  • 13篇血糖
  • 11篇病患
  • 9篇糖尿病患者
  • 9篇综合征
  • 9篇2型糖尿病患...
  • 8篇细胞
  • 7篇代谢
  • 7篇空腹
  • 7篇空腹血
  • 7篇空腹血糖
  • 7篇二甲双胍
  • 6篇糖耐量
  • 6篇降糖
  • 5篇代谢综合

机构

  • 76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日友好临床...
  • 2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77篇杨兆军
  • 42篇杨文英
  • 20篇李光伟
  • 15篇邢小燕
  • 12篇蔡晓频
  • 10篇王瑶
  • 7篇张波
  • 7篇萧建中
  • 7篇张金苹
  • 6篇陈晓平
  • 5篇王昕
  • 5篇陈燕燕
  • 5篇李光伟
  • 5篇卜石
  • 5篇潘琳
  • 5篇帅瑛
  • 4篇潘孝仁
  • 4篇张雪莲
  • 4篇何一凡
  • 4篇李照青

传媒

  • 1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0篇中华糖尿病杂...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内...
  • 2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老年保健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糖尿病之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得安治疗29例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观察 2 9例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得安使用剂量及疗效。方法 :在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 >50 %、充分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 ,根据心率决定心得安的用量。结果 :心功能Ⅱ、Ⅲ、Ⅳ级者分别有 2例、 1 4例、 1 3例 ,射血分数分别为 66 0 %、 66 3%、 59 0 %。心得安用量分别为 35mg/d、 55mg/d、 58mg/d。 2 9例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为 1 5 8d ( 1d~ 60d) ,无心衰加重者。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伴心衰时 ,心得安对心衰的纠正及甲亢症状的控制是有利的 ,射血分数 >50 %时使用心得安是安全的。
杨文英邢小燕杨兆军李光伟
关键词:甲亢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预混胰岛素的病例分析:致知力行,知行兼举
2020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1岁,身高154cm,体重65k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7.4kg/m^2。因血糖升高10年,血糖控制不满意半年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诊断2型糖尿病,采用调整生活方式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近3年使用方案:甘精胰岛素16U睡前注射,西格列汀100mg QD,二甲双胍500mg TID,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9mmol/L,餐后2h血糖1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8.4%。近3个多月来明显口渴乏力,尿量2800mL/d,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目前治疗方案是甘精胰岛素16U睡前注射,西格列汀100mg QD,二甲双胍500mg TID。既往高血压10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厄贝沙坦150mg QD,血压控制尚可。患者母亲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
王红杨兆军
关键词:低血糖症状预混胰岛素餐后2H血糖体检诊断
从心血管危险因素看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下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 ,探讨我国成人空腹血糖受损 (IFG)切点下调的合理性。方法 对 1994年全国 2 5岁以上 2 2 .4万人群糖尿病普查中 15 5 64例经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的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将人群按空腹血糖 (FPG) 0 .5 6mmol/L间隔分组 ,BMI≥ 2 5kg/m2 、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比率随FPG逐渐上升 ,FPG 5 .0~ 5 .6mmol/L组超重比率出现明显升高 (P =0 .0 0 1) ,FPG 5 .6~ 6.1mmol/L组其余各组分及代谢综合征比率均有明显升高 (P<0 .0 0 1)。 (2 )餐后 2h血糖 <7.8mmol/L时 ,FPG 5 .6~ 6.1mmol/L组与FPG <5 .6mmol/L组比较 ,BMI≥2 5kg/m2 、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升高 2 5 % ,15 % ,46% ;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增高。 (3 )按照 1999年WHO诊断分型标准及 2 0 0 3年ADA专家委员会建议将非糖尿病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 (NGT) ,单纯IFG ,单纯糖耐量受损 (IGT)及IFG合并IGT(IFG +IGT)组。IFG诊断切点下调至 5 .6mmol/L后 ,糖调节受损各组仍具有FPG 6.1mmol/L为切点时临床特点。IFG +IGT组代谢异常较单纯IFG及单纯IGT为重。单纯IFG与单纯IGT组比较 :IFG组年轻、糖尿病家族史阳性多 ,相对肥胖 ,总代谢综合征比率高 ;IGT组收缩压、甘油三?
王瑶杨文英杨兆军李光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IGT心血管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受损代谢异常
中国成人不同糖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被引量:60
2003年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的糖代谢异常 (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和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6 37例中国成人 (≥ 2 5岁 )。参考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 7组 :正常糖耐量 [NGT ,空腹血糖 (FPG) <6 1mmol/L及OGTT2小时血糖 (PG 2h) <7 8mmol/L]、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 ,6 1≤FPG <7 0mmol/L及PG 2h <7 8mmol/L)、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 ,FPG<6 1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同时FPG及PG 2h异常 (IFG/IGT ,6 1≤FPG <7 0mmol/L及 7 8≤PG 2h <11 1mmol/L)、单纯空腹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单纯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PH ,FPG <7 0mmol/L及PG 2h≥ 11 1mmol/L)、同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糖尿病 (IFH/IPH ,PG 2h≥ 11 1mmol/L及FPG≥ 7 0mmol/L)。计算以上各种糖代谢异常在本组人群发生频率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1)NGT、i IFG、i IGT、IFG/IGT、IFH、IPH和IFH/IPH的频率分别为 5 0 8%、8 8%、12 3%、6 1%、6 4 %、5 2 %和 10 4 %。 (2 )i IGT、IFG/IGT、IPH和IFH/IPH的频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 ,但i IFG和IFH频率分别在 2 5~ 34岁和 5
杨兆军杨文英李光伟代表中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关键词:中国成人糖代谢异常糖尿病
一种新的ICA亚型及其与胰岛细胞类型关系的免疫组化研究
2000年
目的 在用免疫组化方法大量检测 ICA基础上发现有弥漫型 ICA和边缘型 ICA两种迥然不同的形态学表现。为探明这两种 ICA所着染的细胞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进行了以下实验。方法 选取 2 0例弥漫型 ICA和 2 0例边缘型ICA,用免疫组化双标技术鉴定。结果 弥漫型 ICA着染β、α两种细胞 ,边缘型 ICA仅着染α细胞。结论 经初步统计 ,弥漫型 ICA多见于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边缘型 ICA比例高于弥漫型 ICA;弥漫型 ICA患者发病年龄比边缘型 ICA患者轻且发病进程快。这种新的 ICA亚型与抗 α细胞抗体的产生以及 α细胞受损有关 ,为进一步探讨 α细胞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形态学依据。
潘琳李光伟杨兆军彭俊云赵天德
关键词:糖尿病免疫组化
F波和H反射对糖尿病近端神经病的诊断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F波和H反射对糖尿病近端神经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F波、H反射和常规周围神经传导检测方法对正常对照组37例及糖尿病组106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腿长与年龄调整后,正常人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Lmin)多元回归方程为5.53+0.04×腿长(cm)+0.08×年龄(岁),正常双侧FLmin侧间差不大于3.3ms。糖尿病组F波异常率为40.1%,H反射异常率为45.3%,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分别为40.5%和37.8%。结论:F波和H反射对检测糖尿病近端神经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H反射敏感性更高。与远端神经病变相比较,糖尿病近端神经病具有相当高的患病频度,糖尿病近端神经病中纯运动神经病亦有较高的发生频度。
汪仁斌杨兆军孙少杰毛坤蔡晓频焦劲松严莉
关键词:糖尿病F波H反射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可使大约50%以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不用药的长期缓解。有研究表明,这可能与血糖降低,“糖毒性”解除后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有关;但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目前尚缺乏以胰岛素钳夹技术研究的结果。本组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入选10例,主要入选条件为:了解试验全过程,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初诊的2型糖尿病(1999年WHO诊断标准),病程〈12月;
杨兆军陈燕燕李光伟
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分泌功能WHO诊断标准胰岛素敏感性短期强化治疗
安全降糖 肾脏无忧——格列喹酮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后者是精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杨兆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格列喹酮降糖肾脏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不全
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内分泌门诊5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1例)(男40例,女41例)和无冠心病组(447例)(男249例,女19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较高[分别为(60±12)和(694-8)岁,t=-8.64,P〈0.05],糖尿病病程较长[分别为(9±7)和(12±7)年,t=-4.44,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分别为6.8%4-1.1%和7.4%±1.2%,t=-3.38,P〈0.05),收缩压增高[分别为(1304-15)和(134±15)mmHg(1mmHg=0.133kPa),t=-2.26,P〈0.05];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血脂症、脑卒中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的发生率均较高(X^2=14.29、9.47、25.01、7.56,均P〈0.05)。2组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相当,但HbAlC〈7.0%比例在冠心病组明显低于无冠心病组(分别为48.1%和68.2%,0=12.1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lC、合并脑卒中、收缩压以及他汀药的使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8、1.11、1.47、2.72、1.03和2.41,均P〈0.05)。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表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对于这些患者不能仅注重血糖的管理,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并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洪靖张金萍赵文惠杨兆军张波帅英王昕萧建中邢小燕杨文英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血红蛋白A糖基化
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腰围切割点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腰围切割点。方法分析1994年全国糖尿病普查的15628例年龄≥25岁的中国成人资料。以腰围<70cm组(每隔5cm分为一组)作为对照,计算其他各组发生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R值和95%CI。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不同腰围水平对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识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诊断指数(诊断指数=1-假阳性-假阴性)最大的腰围作为最佳切割点。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百分比均随着腰围的增加而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OR值显著增加[分别为2.08(95%CI1.80~2.39)和1.66(95%CI1.41~1.97)]。ROC分析显示以上相应腰围切割点具有最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反映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男性最佳腰围切割点为85cm、女性为80cm。
杨兆军杨文英陈晓平李光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腰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