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莉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换术
  • 2篇术后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静脉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血栓
  • 1篇异丙酚
  • 1篇镇痛
  • 1篇镇痛剂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术后止痛
  • 1篇评分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7...
  • 3篇雅安市第二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作者

  • 3篇杨小莉
  • 3篇周林
  • 3篇周霞
  • 2篇李乃戈
  • 1篇黄体军
  • 1篇熊继尧
  • 1篇罗玥妲
  • 1篇罗玥姮
  • 1篇周鹏

传媒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较溶血栓和抗凝治疗对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8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施以低分子肝素钠腹壁皮下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照组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现血栓才给以尿激酶和肝素钠、华法林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仅为3例,对照组为1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可以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周林李乃戈黄体军罗玥妲杨小莉熊继尧周霞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抗凝
中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止痛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白酒炮制中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止痛效果。方法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在手术后用白酒炮制的中药粉包扎在置换后的关节处,观察组20例用混合镇痛剂处理疼痛,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D-二聚体指数、疼痛指数等参数的变化,从而观察中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止痛效果。结果在切变率为50、100、200(s-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 d和术后3 d时测量D-二聚体比较,2组数据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疼痛指数刻度变化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酒炮制过的中药能改善患者血液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二聚体指数和疼痛指数,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恢复有积极意义。
周林杨小莉李乃戈周霞熊继尧赵莉媚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中药
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单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的镇静效果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单用于急诊中心静脉穿刺的效果和对呼吸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名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患者按照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异丙酚组(50例)和咪达唑仑组(50例),给予不同的剂量输入,用镇静量表(RSS)进行评估,以患者镇静起效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为依据给药并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结果异丙酚组与咪达唑仑组镇静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组和咪达唑仑组达到RSS-5的时间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意识恢复到RSS-2的时间各组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单用均能快速达到安全深静脉穿刺的镇静深度,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异丙酚镇静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周鹏周林杨小莉罗玥姮周霞
关键词:异丙酚咪达唑仑中心静脉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