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效果。方法术前石膏倒模,根据石膏模型设计右侧游离背阔肌肌瓣并进行移植填充,矫正半侧颜面萎缩。肌瓣上于蒂部旁携带1cm×2cm大小皮肤,缝于下颌角前缘切口,以便术后观察血运。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脉、面前静脉吻合,术后常规抗血栓、抗痉挛、抗感染等治疗。结果两例肌皮瓣均成活。术后下颌(即蒂部)稍显臃肿,一例鼻唇沟填塞组织稍有外移、下坠,3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准确的组织瓣设计和塑形、可靠的血管显微吻合、良好的组织瓣固定是游离组织瓣充填修复半侧颜面萎缩手术成功的三个关键。
- 张丕红范鹏举龙剑虹肖目张黄晓元杨柳荣
- 关键词:背阔肌肌瓣游离皮瓣半侧颜面萎缩
- 基于熵理论的施工企业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
- 目前国内建筑领域是甲方市场,业主对施工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施工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谋利和发展、壮大,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
- 杨柳荣
- 关键词: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分包商
- 文献传递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SA)侵袭烫伤家兔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将24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SA侵袭2h组、SA侵袭6h组,每组6只。对照组家兔37℃模拟烫伤;其余3组家兔均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SA侵袭2、6h组分别于伤后18、22h经耳缘静脉注射2mL(1.0×10^8CFU/mL)对数生长期SA悬液。4组家兔致伤后24h取颈动脉血分离获取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4组家兔淋巴细胞平均蛋白质点数约为1030个;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19个,鉴定了其中11个蛋白质点,包括10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丝切蛋白、胞溶质蛋白A、泛素、核苷二磷酸激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膜联蛋白1,而过氧化物氧化还原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家兔烫伤后或烫伤+SA侵袭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伤后免疫抑制和脓毒症的发生有关。
- 张丕红杨柳荣李莉莉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葡萄球菌金黄色淋巴细胞蛋白质组
- 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及bcl-2、核因子кB(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地塞米松对正常血清和烧伤血清诱导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cl-2、NFкB蛋白表达。结果烧伤血清较正常血清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6.18±0.96vs.21.77±2.32,P<0.05),bcl-2、NFкB蛋白表达增加(83.27±5.45vs.49.95±2.67,0.1802±0.0130vs.0.0434±0.0196,P<0.05);加入地塞米松后,烧伤血清组凋亡增加(12.67±0.71vs.6.18±0.96,P<0.05);且NFкB蛋白表达减少(0.1031±0.0154vs.0.1802±0.0130,P<0.05),而正常血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кB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张丕红杨柳荣黄晓元梁鹏飞
- 关键词:地塞米松烧伤中性粒细胞BCL-2核因子КB
- 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滞留后蛋白质组的变化
- 目的:构建烧伤后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模型和滞留组织模型,观察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滞留后蛋白质组的变化,寻找烧伤炎症的分子标志,进一步揭示中性粒细胞在烧伤后炎症反应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探讨烧伤脓毒症的发病机理。
...
- 杨柳荣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中性粒细胞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 文献传递
- 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滞留后蛋白质组变化
-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体外黏附迁移、滞留后蛋白质组的变化,探讨中性粒细胞在烧伤后炎症反应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烧伤炎症的分子标志。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和正常血清)、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和(□)°...
- 杨柳荣张丕红吕春柳梁鹏飞曾纪章任利成黄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