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烁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种植体
  • 4篇珊瑚羟基磷灰...
  • 4篇上颌
  • 4篇上颌窦
  • 4篇上颌窦提升
  • 4篇图像
  • 4篇羟基磷灰石
  • 4篇下颌
  • 3篇脱矿
  • 3篇颈部
  • 3篇可降解
  • 3篇激光
  • 3篇成骨
  • 2篇断层图像
  • 2篇修复体
  • 2篇虚拟全景
  • 2篇牙种植
  • 2篇愈合
  • 2篇手术

机构

  • 19篇广东省口腔医...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西昌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28篇杨烁
  • 17篇徐淑兰
  • 7篇王朝
  • 6篇姚钟雄
  • 6篇周磊
  • 5篇钟星华
  • 5篇贠照强
  • 4篇周敏
  • 4篇周震
  • 3篇何武林
  • 3篇赖春花
  • 3篇许庆
  • 2篇贾芳
  • 2篇丁祥龙
  • 2篇阳维
  • 2篇冯前进
  • 2篇刘曙光
  • 2篇姚中雄
  • 2篇文军
  • 1篇褚洪星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对83例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测量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究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为种植及植骨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3名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对其双侧下颌神经管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到下颌骨颊侧壁的距离为(5.32±1.29)^(7.24±1.29)mm,到下颌骨舌侧壁的平均距离为(3.43±0.99)^(3.93±1.17)mm,到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为(8.81±1.90)^(10.02±2.19)mm,内径的平均值为(2.27±0.44)^(2.61±0.40)mm。男性与女性在下颌管距下颌骨颊侧壁、下颌下缘以及下颌骨内径的平均值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襻的出现率是70.9%,长度为(2.76±1.14)mm。下颌管分支的出现率为10.84%,长度为(10.72±5.29)mm。结论:中国人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位置变异较大,前襻和下颌管分支在下颌骨中发生率较高,植骨及种植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减小神经损伤的风险。
王朝徐淑兰周磊姚钟雄杨烁钟丹霞
关键词:下颌神经锥形束CT下颌神经管
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3年
目的通过病例报告以及文献回顾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例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病理确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分别发生于舌部和上颌骨,均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作为确诊依据。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年,2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口腔颌面部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罕见,临床症状与所发部位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杨烁刘曙光钟星华艾伟健栾修文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纤维母细胞舌肿瘤
经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底抬升术123例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底抬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23例149侧后牙区多个牙齿缺失患者,男73例,女5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4岁,缺牙部位上颌窦底牙槽骨垂直高度1-3mm。首先经牙槽嵴顶入路,通过双刃骨凿,将缺牙部位上颌窦底牙槽骨及上颌窦底黏膜同时抬升,然后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在植骨4-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完成种植修复,随访60个月。结果:123例患者149侧上颌窦提升均成功完成,牙槽骨垂直高度平均增加(10±0.67)mm。60个月种植体累积成功率98.6%。结论:经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底抬升术是一种有效提升上颌窦和增加后牙区骨高度的手术方法。该术式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创伤较小。
肖希娟徐淑兰丁祥龙林曦杨烁贾芳
关键词:上颌窦上颌窦提升牙种植骨移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膜修复大鼠硬腭软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利用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特异结合的胶原膜修复大鼠硬腭软组织缺损,观察其对大鼠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4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只大鼠硬腭第一磨牙近中至第三磨牙远中的软组织作一直径为3 mm的圆形缺损,分别植入结合bFGF/胶原膜、游离bFGF/胶原膜、胶原膜及不植入任何修复块(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2周处死6只,HE染色测上皮组织间距离,比较创面愈合率。结果 1周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bFGF/胶原膜组>游离bFGF/胶原膜组≈胶原膜组>空白对照组;2周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bFGF/胶原膜能加快大鼠硬腭软组织的修复。
刘双喜徐淑兰钟星华周敏杨烁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膜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率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结合胶原膜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模型中的成骨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后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GBR)模型中的成骨效应。方法将20只普通级雌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周组和6周组,每组10只。所有大白兔均制备颅骨GBR模型,在颅顶骨植入4个钛筒,分别盖rhBMP-2/CBD胶原膜(rhBMP-2/CBD胶原膜组)、rhBMP-2胶原膜(rhBMP-2胶原膜组)、胶原膜(胶原膜组)和不盖膜(空白组)。分别在2周和6周时处死各对应组的大白兔,取样制作硬组织切片和石蜡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2周时可见胶原膜阻挡了纤维组织的长入,4组钛筒上层均无新骨生成,其中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顶端毛细血管增生量明显较其余3组多。6周时可见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上层大量新骨生成,与来源于颅骨骨面的新骨界限明显,而其余3组钛筒顶端未见新骨生成。结论 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可形成具有骨诱导性的胶原膜,缓释rh BMP-2使胶原膜下方大量新骨生成,表层成骨可阻止纤维组织的长入和防止植骨床的塌陷,使成骨速度加倍。
赖春花周磊宁晖丽张迪周震杨烁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胶原膜引导骨再生
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和脱矿无机牛骨羟基磷灰石在上颌窦提升术后改建情况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上颌窦区域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上颌窦区域进行口腔种植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上颌后牙区域种植的失败率明显高于上颌前牙区和下颌后牙区域...
杨烁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
文献传递
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与脱矿无机牛骨在上颌窦提升术后改建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与脱矿无机牛骨(BIO-OSS)材料在上颌窦提升及种植修复后骨改建情况。方法:选择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2组(n=10),A组用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B组用BIO-OSS为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6月后植入种植体,植入4~6月后进行种植体上部修复。所有患者在5个临床时期进行曲面体层片检查,于中间种植体顶端平面选取定点测量其垂直向骨高度:①中间种植体中点(P1);②与中间种植体远中外缘相距2 mm的位点(P2);③距最远中的种植体的远中外缘5 mm的位点(P3)。统计学比较2组垂直向骨高度的变化。结果:经12~40月的临床追踪观察发现,2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以及每组内部P1、P2与P3之间垂直向骨高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A组骨组织替代材料在机体内改建高度变化值大于B组。结论:在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过程中,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在植入机体后其改建速度快于脱矿无机牛骨。
杨烁徐淑兰肖希娟姚钟雄王朝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骨改建
Er:YAG激光照射牙科全瓷材料后的光透射率和温度变化分析
2022年
目的评估牙科全瓷材料的光学特性和激光穿透全瓷材料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选择两种光学特性不同的全瓷样品(Zenostar T、X-CERA TT)制成不同厚度的方块。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两种样品在不同厚度下的光透射率;将Er:YAG激光设定波长为2940 nm,频率为15 Hz,脉宽为330 us,光斑直径为1 mm,照射全瓷瓷块样品5 s,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激光穿透样品前后的温度,计算其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种材料的光透射率都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同等厚度的瓷块在200~780 nm波长光源照射下,Zenostar T与X-CERA TT的光透射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在780~2500 nm波长光源,X-CERA TT样品的光透射率高于Zenostar T样品。Er:YAG激光能量从50 mJ逐级增加,至250 mJ,温度测量结果显示:Zenostar T和X-CERA TT全瓷样品测试温度分别升高5.01~56.5℃和3.67~34.4℃。在1~1.5 mm样品厚度区间内,随着Er:YAG激光照射能量增加后,Zenostar T样品的温度升高幅度均高于X-CERA TT样品(P<0.05);样品为2~2.5 mm厚度时,Zenostar T和X-CERA TT样品的温度变化幅度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样品的光透射率及温度测试的结果均符合指数分布,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指数相关性。结论Er:YAG激光穿透牙科全瓷材料后的温度变化与该材料光学透射性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杨烁贠照强徐淑兰易枚枚程鸣威赵磊林国业许庆
关键词:ER:YAG激光全瓷修复体温度变化
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改建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磨牙缺失的患者78例,共植入BICON种植体213枚,完成单冠修复。在种植体冠修复完成时、种植修复后12、24、36个月这4个阶段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水平的影响。结果种植体冠-根比平均1.6±0.8,最小冠-根比为0.75,最大冠-根比为3.57,50%种植修复体冠-根比>2。经36个月追踪,种植体近中、远中平均骨改建(-0.29±0.12)mm,种植体冠-根比为3.57时,不会影响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结论不同种植体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颈部骨吸收应无影响。
徐淑兰杨烁肖希娟姚钟雄王朝
关键词:种植体骨吸收
一种下颌颏孔手术安全区域自动标定方法
一种下颌颏孔手术安全区域自动标定方法,通过5步骤生成手术安全区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自动生成包含颏孔的ROI区域来缩小数据处理范围,其中ROI通过分别对冠状面和横断面的投影图像进行分割后组合得到;第二,通过在体...
贠照强杨烁林国业许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