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氮素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有机磷组分
  • 1篇有效氮
  • 1篇运行效果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磷
  • 1篇土壤磷素
  • 1篇全氮
  • 1篇资产
  • 1篇无机磷
  • 1篇无机磷组分
  • 1篇磷素
  • 1篇磷组分
  • 1篇流域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雅安市农业局

作者

  • 5篇杨玲
  • 3篇徐小逊
  • 3篇张世熔
  • 2篇李婷
  • 1篇王科
  • 1篇徐开未
  • 1篇蒲玉琳
  • 1篇邓欧平
  • 1篇周涛
  • 1篇贾永霞
  • 1篇杨华
  • 1篇邹兰
  • 1篇黄永杰
  • 1篇徐光荣
  • 1篇何勇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濆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积累特征及流失风险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实地采样调查、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濆江小流域耕地、果园、茶园、人工林地、自然林地、饲草地和荒草地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磷素的积累及吸附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地、饲草地与耕地土壤全磷>1.0 g·kg-1,呈现积累趋势;饲草地和耕地的Olsen-P≥40.0 mg·kg-1,超过磷素流失临界值;人工林地、饲草地和耕地土壤Ca Cl2-P>4.5 mg·kg-1,也超过磷素流失临界值。茶园土壤吸附固定磷能力极强,耕地、果园地、林地(尤其是人工林地)与草地土壤的吸附固定磷能力较弱。人工林地、耕地与饲草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较高,宜采用补偿性施磷或维持性磷肥法;果园、荒草地、自然林地的风险较低,茶园土壤磷素几乎无流失风险。
黄永杰张世熔蒲玉琳杨玲徐小逊贾永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磷素
成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效果研究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近郊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巾,集体资产的表现形态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先传统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正逐渐被农村股份合作社(企业)所代替,带来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变化。...
杨玲
关键词:集体资产运行效果
文献传递
基于Tiessen方法的土壤磷分级浸提过程的改进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选取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稻土、潮土和黄壤4种代表性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M法与Tiessen法对土壤磷组分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磷组分含量及其占全磷的百分率除HCl-Pi外,无机磷组分均为紫色土显著高于水稻土、潮土和黄壤(P<0.05),而有机磷组分在这4种土壤中则差异不明显(P>0.05)。总体来看,两种方法间差异显著的组分主要为KCl-Pi和Na OH-Pi(P<0.05)。通过变异系数分析表明M法浸提的有机磷组分含量比Tiessen法重现性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磷组分与全磷、速效磷、有机碳、全氮等的相关程度接近。回归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相同磷组分测定值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能通过校正系数相互转换。因此,增加有机磷组分测定及磷组分浸提时间均为4 h的M法可代替Tiessen法分级测定土壤中的磷组分。
徐光荣张世熔钟钦梅李婷徐小逊邓欧平杨玲
关键词: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
攀西地区蚕豆根瘤菌抗逆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采自四川省攀西地区8个县市14个采样点的22株蚕豆根瘤菌进行耐盐、耐酸碱、抗生素抗性和耐高温或低温等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普遍耐盐性差,仅有4株菌株能在10 g/L NaCl上生长,其中2株菌株能在50 g/L NaCl上生长;供试菌株对酸碱的耐性比较强,所有菌株都能在pH 5.0~10.0范围内生长,68.2%的菌株能在pH 4.0~12.0范围内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63.6%的菌株既能耐受8℃低温,又能耐受60℃高温热激30 min;对抗生素的抗性表现为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筛选出2株耐盐、耐酸碱、生长温度范围广和耐抗生素较强的菌株,分别为B1和B3。
邹兰王科钟坤仲周涛杨玲杨华徐开未
关键词:抗逆性
天全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天全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常规统计、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780个表层土壤(0~30cm)样点数据。【结果】该流域土壤全氮含量达(1.40±0.52)g/kg,碱解氮含量达(125.79±56.24)mg/kg。土壤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为水稻土>潮土>黄壤>紫色土,土壤有效氮含量则为水稻土>黄壤>潮土>紫色土。全氮和有效氮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0.78~0.90和0.96~0.97,两种氮素空间变异均以指数模型最好。【结论】全氮和有效氮的空间分布均呈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土地利用和耕地种植制度都极显著地影响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
杨玲何勇卢俊宇张世熔李婷徐小逊
关键词:全氮有效氮地统计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