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梅

作品数:32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护理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血管
  • 5篇术后
  • 5篇介入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静脉
  • 4篇并发
  • 3篇品管圈
  • 3篇球囊
  • 3篇球囊反搏
  • 3篇重症
  • 3篇主动脉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症
  • 3篇老年
  • 3篇护士

机构

  • 29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护理管理杂...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29篇杨红梅
  • 17篇郝婧
  • 12篇郭俊艳
  • 6篇王兴萍
  • 4篇张岚
  • 4篇许春芳
  • 3篇孙志军
  • 2篇张建政
  • 2篇刘春雪
  • 2篇杨波
  • 2篇王晓伟
  • 2篇王峙峰
  • 2篇施金芬
  • 2篇邢攸红
  • 2篇高杰
  • 2篇陈曦
  • 1篇李海鹏
  • 1篇王蔚然
  • 1篇孙静
  • 1篇李海燕

传媒

  • 5篇护理管理杂志
  • 4篇护理学报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第三届中华护...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改进心血管监护室特护表单,满足专科护理工作需要。方法自行设计心血管危重症监护表,并对其书写时间、书写质量及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监护表记录平均用时(12.56±0.43)min,较改革前减少2.58min;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缺乏连贯性及出入量统计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改革前(P<0.05),且护士的病情观察及判断能力明显提升(P<0.05)。结论自行设计的监护表更适合心血管监护室使用。
郭俊艳朱秀勤杨红梅郝婧李海燕魏畅王建荣
关键词: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研究
阶段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新护士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新护士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人科新护士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入科新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自己练习。实验组采用阶段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以观看急救模拟演练光盘、现场观看急救模拟演练以及新护士参加急救演练三阶段培训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阶段性情景模拟演练教学培训,提升了新护士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新护士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杨红梅郝婧许春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新护士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运动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肥胖发病率的持续升高,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其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带来巨大负担。文章从肌肉“激活”运动、肌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有氧运动训练等方面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方式、频次和周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运动干预、开展多学科联合干预的展望,以期为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芮子容樊辰杨红梅王仕雨刘晓联李秀梅李秀梅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运动干预生活质量
品管圈在提高 CCU 粪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提高粪便标本送检率,为临床粪便标本送检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为2个月,设计粪便标本送检现况调查表,对出院时未送检标本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4项改善措施。结果 CCU粪便标本送检率由83%提高到94%,规范了粪便标本留取送检流程。结论粪便标本送检率低与缺少采集送检的规范流程密切相关。制定规范流程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粪便标本送检率中效果显著,能够从细微环节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规范粪便标本送检管理的有效方法。
王兴萍郭俊艳郝婧杨红梅于航
关键词:品管圈粪便标本送检率
急性踝关节损伤中西医结合主动康复研究进展
2023年
急性踝关节损伤后康复至关重要,前移康复时间节点、综合康复手段及措施、扩增康复参与人员是积极应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的新方向。文章基于中西医结合思想及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影响机制,综述了主动康复在急性踝关节损伤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中医疗法与西医康复手段在踝关节损伤康复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协同效应,并提出凸显患者主动参与的生物协调控制、基于任务导向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推进康复过程智慧化等展望,以期为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肖红艳杨红梅王仕雨姚晓莉李雪孔晨曦刘秀梅吕东东凌元凤唐明艳张岚
关键词:踝关节急性损伤中西医结合护理
品管圈在降低护理人员执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步骤不正确率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降低护理人员执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为规范CVC维护步骤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各项活动,设计CVC维护步骤核查表,对CVC维护步骤不正确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3项改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执行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由33%降低到4%,规范了CVC维护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人员执行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中效果显著,知识更新培训、优化维护流程是规范CVC维护步骤管理的有效方法。
王兴萍郭俊艳郝婧杨红梅
关键词:品管圈中心静脉导管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术后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67例行PCI及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护理的经验。结果67例患者中,44例痊愈出院,23例死亡,病死率为34.33%。结论经PCI及IABP治疗AMI心源性休克的护理重点是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体位,及时制止反搏泵停搏,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输液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郝婧杨红梅刘春雪邢攸红杨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引入品管圈概念,通过成立QCC小组、设计标本送检现况调查表,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解析,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 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0.33%提高到97.16%;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团队精神、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品管手法、创造性思维、个人表达能力等6项无形指标进行调查,每项分值1~6分,分别统计6项内容总分,与改进前比较,无形成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杨红梅郭俊艳王兴萍郝婧张丽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静脉血标本合格率
InterTAN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限定与不限定头髓钉滑动的失效风险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InterTAN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限定与不限定头髓钉滑动的术后失效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1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Inter TAN髓内钉稳定螺钉是否拧紧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男31例,女47例;年龄(80.2±7.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例,31-A2型55例;术中不拧紧稳定螺钉,不限制头髓钉滑动。对照组114例,男40例,女74例;年龄(81.6±7.8)岁;骨折AO分型:31-A1型42例,31-A2型72例;术中拧紧稳定螺钉,限制头髓钉滑动。比较总体骨折中两组患者之间以及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中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后1年内固定失效发生率和头髓钉滑移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患者为12.3%(14/1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髓钉滑移距离[7.05(6.00,8.25)mm]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5.65(3.55,7.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型骨折,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1年内固定失效发生率分别为7.1%(2/28)、7.0%(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髓钉滑移距离[6.00(5.25,7.00)mm]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3.05(2.00,5.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型骨折,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固定失效发生率[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5%(11/71)],头髓钉滑移距离[8.00(6.70,10.00)mm]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6.00(4.87,7.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螺钉对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十分重要,拧紧稳定螺钉后,在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限制了骨折端的加压。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建议不拧紧稳定螺钉;对于稳定型骨折,是否拧紧稳定螺钉还需进一步观察。
王晓伟杨红梅高杰郭艳辉王晔来宋占林孙天胜张建政刘智
关键词:髋骨折内固定失效
一种脚部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部活动装置,包括踏板、弹簧、固定杆以及固定接头;所述的踏板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在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所述的固定接头;其中,所述的固定接头设计为呈圆锥体,在所述圆锥体的顶端设置有...
王蔚然杨红梅谭娟张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