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荣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鼠骨
  • 4篇细胞
  • 4篇大鼠骨髓
  • 3篇体外
  • 3篇体外检测
  • 3篇祖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祖细胞
  • 3篇LET-7
  • 3篇MI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癌
  • 2篇坏死
  • 2篇肌肉
  • 2篇肌肉坏死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2篇EVERGR...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杨荣
  • 8篇陈峰
  • 4篇吴福生
  • 3篇朱秀明
  • 3篇吴灵娇
  • 2篇徐洁
  • 1篇李振刚
  • 1篇杨君
  • 1篇张瑞
  • 1篇蒋晗
  • 1篇过川根
  • 1篇黄强
  • 1篇肖文波
  • 1篇王强凤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误诊2例非创伤性胸内肝疝为肺肿瘤
2024年
病例1,患者女,47岁,体检CT发现右肺下叶1 cm结节4年余,近期明显增大;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增强:右肺下叶近膈面见直径2 cm结节,平扫CT值45 HU,边界清(图1A、1B),增强后强化程度与肝实质一致,诊断为右肺下叶肿瘤。于全麻下行肺肿瘤切除,术中于右侧膈肌表面见2 cm×2 cm肿物由膈肌裂孔疝入胸腔(图1C),包膜完整,切除包膜后见圆形质韧组织,质地与肝脏类似,打开膈肌,见肿物源于肝脏(考虑为肝脏组织),而肺部未见明确病灶,遂改行胸腔镜辅助膈疝修补,将疝入胸腔的肝脏组织回纳,并以强生3-0 Prolene修补膈肌。临床诊断:非创伤性胸内肝疝。术后随访2年未复发。
陈朔杨荣李振刚
关键词:横膈诊断显像
MR分子影像用于评价膜性肾病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探讨MR分子影像学在膜性肾病大鼠成像中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的实验动物均经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选用靶向结合膜攻击复合物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C5b-9,与PEG包被的超...
黄强过川根张瑞杨荣陈峰肖文波
关键词:MRI分子影像学膜性肾病
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一种新的研究坏死靶向性对比剂的平台
尧林鹏张思影杨荣陈峰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MIRB标记及体外检测
目的:采用贴壁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EPCs,在体外利用双成像对比剂MIRB标记EPCs,研究磁性及荧光双标记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3.0T磁共振对不同浓度MIRB标记EPCs进行体外成像;追踪20μg/mlMIRB标...
杨荣陈峰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骨髓
Periostin在肿瘤中的作用
2011年
Periostin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及预后相关,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生长.近年的研究表明,其诱导血管形成的机制是通过αvβ3-FAK和Flk-1/KDR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且其参与上皮-间质转变过程进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Periostin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用于临床.
杨荣吴福生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剂PERIOSTIN
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的伊文思蓝活体成像:一种新的研究坏死亲和性对比剂的平台
2023年
目的探讨制作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的可行性,并应用此模型进行伊文思蓝(EBD)活体成像以研究其坏死亲和特性。方法采用显微注射泵注射10 nL无水酒精于3~7 d斑马鱼幼鱼卵黄囊背部肌肉处以制作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肌肉坏死模型组和对照组于心脏大静脉处注射0.1%EBD 5 nL后0、4、24、48 h行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摄,动态观察两组斑马鱼体内EBD的分布情况,定量分析肌肉坏死区域和正常肌纤维区域EBD的荧光强度、范围及比值。结果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的制作成功率高。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肌肉受损区域有大量EBD的红色荧光积聚,同明场下肌肉受损区域相一致;动态观察发现,随时间推移,红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于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减退;肌肉坏死区域同正常肌纤维区域之间荧光强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h和24 h时荧光强度差异最明显,分别为58.30±5.14、17.36±1.16和54.20±4.25、15.96±0.79。不同时间点的坏死亲和性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酒精诱导的斑马鱼肌肉坏死模型制作简捷经济,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坏死亲和性物质的实验平台。本研究初步证实EBD可选择性积聚于肌肉坏死区域,是一种潜在的坏死亲和性对比剂。
尧林鹏杨君杨荣薛星陈峰
关键词:伊文思蓝斑马鱼坏死活体成像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MIRB标记及体外检测
<正>目的:采用贴壁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来源EPCs,在体外利用双成像对比剂MIRB标记EPCs,研究磁性及荧光双标记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3.0T磁共振对不同浓度MIRB标记EPCs进行体外成像;追踪20μg/ml M...
杨荣陈峰
文献传递
MicroRNA let-7c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功能及靶点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microRNA let-7C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靶点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例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6种肝癌细胞株中miR-let-7c的表达情况,分析miR-let-7c的表...
朱秀明吴灵娇杨荣王强凤蒋晗吴福生
关键词:肝细胞癌临床病理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微小RNAlet-7c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过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微小RNAlet-7c重组慢病毒载体,验证转染该载体系统后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含494bplet-7c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检测let-7c及对照组病毒滴度分别为5.01×10E8TU/ml、5.15×10E8TU/ml;转染HepG2细胞,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let-7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评价let-7c过表达后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的let-7c慢病毒载体经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HepG2细胞72h后,let-Tc表达上调312倍;CCK-8法检测显示HepG2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成功构建let-7c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epG2细胞后高效表达成熟let-7c,抑制了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
朱秀明吴福生吴灵娇徐洁杨荣
关键词:微小RNA慢病毒载体细胞增殖
MicroRNA let-7C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C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32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micoRNA let-7c的表达水平,分...
朱秀明吴灵娇徐洁杨荣吴福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