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银行
  • 5篇理财
  • 4篇银行理财
  • 4篇金融
  • 3篇资产
  • 2篇银行业
  • 2篇商业银行
  • 2篇资产管理
  • 2篇理财产品
  • 2篇金融科技
  • 1篇贷款
  • 1篇银行发展
  • 1篇影子银行
  • 1篇政策传导机制
  • 1篇融资
  • 1篇社区银行
  • 1篇生态圈
  • 1篇资产配置
  • 1篇子产
  • 1篇消费金融

机构

  • 10篇中信建投证券...

作者

  • 10篇杨荣
  • 1篇魏涛
  • 1篇曾羽
  • 1篇刘义
  • 1篇王家

传媒

  • 6篇金融市场研究
  • 1篇现代商业银行
  • 1篇金融纵横
  • 1篇中国农村金融
  • 1篇金融发展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辩: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被引量:21
2013年
"影子银行"概念起源。影子银行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源自传统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渴望。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体系助推了危机的扩大与蔓延。我们认为影子银行代表了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的博弈,正面与负面作用兼备,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中国式类银行的问题。和美国金融危机中的影子银行相比,中国所谓"影子银行"不仅监管体系、经济环境、政策背景不同,也尚未出现2007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经营"、"主要以金融衍生品为交易品种"的两项特征。我们认为"中国式类银行"这一称呼更为妥当,其风险的实质是通道问题,传统银行通道无法满足融资与投资需求。中国式类银行。面对通胀压力传统银行需要类银行业务保证规模而投资者需要类银行产品对资产保值增值。中国式类银行的发展是传统银行这一供给端与投资者这一需求端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中国式类银行可以用"从事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类信贷业务,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完成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期限转换等活动的信用中介称为类银行"进行广义上定义。划分为:银行主导型类银行、采用传统银行模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少受到监管或无监管下的类银行共三个层次,规模分别为:10.3万亿、10.2万亿和5.3万亿。中国式类银行的未来。解决中国式类银行的问题,需要从金融改革入手。中国金融体制发育的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适度监管,既需要避免金融风险,又不要伤及创新的动力。对于目前的影子银行,对于市场化的合理部分,应该通过金融改革来满足。对于非市场化、仅为不受监管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强监管。金融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金融改革不仅能
魏涛刘义杨荣曾羽王家
关键词:金融改革银行理财理财产品传统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从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指数看理财子产品发行趋势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理财子发行的产品周度数据,本文分别从数量、价格和风险三个维度构建了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指数,该指数由三大分项指数组成,分别是发行数量指数、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以及发行风险指数。从指数运行情况和趋势判断:2021年银行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将稳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占比将提高,而且发行利率将下降,风险程度将下降。
杨荣
新LPR对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影响几何
2020年
本轮LPR改革主要肩负三个目标:一是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二十余年,目前已经到了“最后一公里”,新LPR机制推行意味着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二是贷款利率并轨有助于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后,LPR报价锚定MLF,进而决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由此确保政策利率充分传导至贷款市场。三是改革开始后,LPR报价持续降低,带动贷款利率下降,银行业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利率都会降低,有助于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
杨荣
关键词:利率风险管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外融资LPR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被引量:8
2018年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理财业务是银行资管业务的核心,资管新规旨在规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分析资管新规的核心要点及其对银行资管相关业务的影响。
杨荣方才
关键词:资产管理银行业金融监管
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路径:聚焦金融科技,注重开放合作
2017年
与传统金融服务主要覆盖高收入人群不同,消费金融更加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将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长尾人群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之中。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征信的完善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金融正朝着日常化、场景化、普惠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消费金融领域的政策红利也在不断释放,未来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杨荣
关键词:消费金融金融科技银行发展金融服务体系高收入人群
奔向大资管的银行理财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银行业务转型,理财业务向资管业务转变已是趋势所在,新的监管规则明确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回归代客理财、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国内银行理财资管部门多隶属于个人金融或者零售金融板块,独立性和重要性不足。未来,理财资管部门可分别按照挂靠原则、平行原则和独立原则,进行分层次改革。
杨荣
关键词:理财业务资产管理
“大资管”机构生态图谱
2021年
本文构建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信托、基金、证券公司等各类资管机构生态图谱,分析其关联和所处行业位置。研究发现,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逐渐承接银行理财功能,将成为资本市场机构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进一步厘清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的竞合关系,寻求其未来业务拓展和实践战略的方向。
杨荣
关键词:产业链产品线
民营银行之未来蓝海
2015年
随着民营银行陆续开业,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式等经验,我国民营银行未来可在互联网+、供应链以及小微金融等方向突围,形成与传统银行的错位竞争,获取属于民营银行的蓝海。
杨荣
关键词:民营银行社区银行
定量解构理财产品的权益资产配置
2022年
银行理财市场的权益资产配置热情快速升温。固收与“固收+”类的产品仍是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选择。同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权益市场有助于创新产品设计思路,提高理财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与理财产品的吸引力。2022年,银行理财的权益资产配置拐点已经出现。
杨荣
关键词:银行理财理财机构资产配置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金融生态圈建设探索
2021年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金融服务的范围、方式和客户需求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推动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构建满足各个场景需求的金融生态圈。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建设金融生态圈的意义,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建设金融生态圈的主要模式与实践探索,提出了商业银行持续优化金融生态圈的对策建议。
杨荣
关键词:金融生态圈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