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11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血清NO、ET、TXB_2水平变化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AP)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P发作次数更少[(0.57±0.29)次VS(0.91±0.37)次(t=6.658)]、平均持续时间更短[(3.72±0.94)minVS(7.07±1.22)min(t=7.662)]、平均所需硝酸甘油剂量更低[(0.34±0.13)mg/dVS(0.70±0.16)mg/d(t=5.487)](P<0.0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更高[(85.74±12.08)ng/LVS(69.42±10.30)ng/L(t=8.414)],ET[(37.46±7.03)μmol/LVS(46.32±7.43)μmol/L(t=6.174)]及TXB2T[(154.49±21.37)ng/LVS(192.82±24.76)ng/L(t=5.285)]水平更低(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AP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有效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ET及TXB2水平有关。 胡姗姗 肖莉 胡菁 黄招兰 田凡清 杨贵丽关键词:氯吡格雷 血栓素B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误诊分析 被引量:5 2004年 在对1995~2003年间武汉科技大学校医院诊治的37例中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误诊原因,并得到如下结论:中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师不能局限于相应器官上,而应结合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尽早作出正确诊断,以避免误诊、漏诊。 杨贵丽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分析 结直肠肿瘤差别表达基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肿瘤差别表达基因(CRNDE)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25、50、100μmol/ml oxLDL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NDE表达。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n=3)、oxLDL组(以100μmol/ml oxLDL处理,n=3)、oxLDL+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RNA后给予100μmol/ml oxLDL处理,n=3)和oxLDL+siCRNDE组(转染靶向CRNDE的小干扰RNA后给予100μmol/ml oxLDL处理,n=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ax、磷酸化NF-κB(p-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IκBa)和磷酸化IκBa(p-IκBa)蛋白表达。结果0、25、50、100μg/ml o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中lncRNA CRNDE表达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00±0.07 vs 1.52±0.23 vs 2.28±0.59 vs 3.56±0.78,P<0.01)。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oxLDL+siNC组和oxLDL+siCRNDE组巨噬细胞中CRNDE表达、细胞凋亡率、白细胞介素6(IL-6)、TNF-α、Bax、p-NF-κB P65、p-IκB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oxLDL+siCRNDE组巨噬细胞中lncRNA CRNDE表达、细胞凋亡率、IL-6、TNF-α、Bax、p-NF-κB P65及p-IκB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oxLDL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oxLDL组(P<0.05)。结论下调CRNDE表达可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胡姗姗 杨贵丽 胡菁 田凡青 彭雯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氧化LDL 巨噬细胞 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VEGF、IG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hs-CRP、VEGF、IGF-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5.8%)显著高于对照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的hs-CRP、VEGF、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期、Ⅱ期病人的hs-CRP、VEGF、IGF-1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Ⅰ期、Ⅱ期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病人与对照组Ⅲ期病人相比,hs-CRP、VEGF、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使用羟苯磺酸钙可有效抑制hs-CRP、VEGF及IGF-1水平,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及血管增殖,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胡菁 杨贵丽 顾丽萍关键词: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IL-22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肾脏受累)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作为SLE组、LN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Th2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比较三组Th22细胞和血清中IL-22水平差异,分析LN组Th22细胞和IL-22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的相关性。结果:SLE组和LN组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IL-22水平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2和IL-22在LN组较SLE组要稍微高表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患者Th22细胞比例和IL-22水平与对应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呈正相关。结论:Th22细胞和其功能分子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和进展。 顾丽萍 杨贵丽 陈幼发 陶书超关键词:TH22细胞 IL-22 狼疮性肾炎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者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1例CHD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5)。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苯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FBG、2hPG、HbA1 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50%(7/56) VS 29.09%(16/55)]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CHD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改善患者近中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胡姗姗 肖莉 胡菁 田凡清 金超英 杨贵丽关键词: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苯那普利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其治疗 2004年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的作用。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心理障碍进行治疗。结果:药物及其剂量不变,经过配合心理治疗,全部病例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心理治疗是协助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且对人类危害较大的一种心身疾病,其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杨贵丽关键词:高血压病 老年人 心理障碍 维脑路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39例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为了观察维脑路通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经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量在20ml以下,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维脑路通0.4~0.6/d静滴,连续20d和对照组使用止血药物治疗;两组的甘露醇及其它对症、支持使用药物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均相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与94.9%,P<0.01(x^2=9.955);基本治愈率比较P<0.01(x^2=8.759)。结论:维脑路通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较快,致残率低,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杨贵丽关键词:维脑路通 脑卒中 脑出血 急性期 疗效观察 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和MMP-2的表达、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微血管的数目进行计数和分析并检测巨噬细胞中MMP-2的表达,根据结果对巨噬细胞数目、血管数目、临床病理参数、MMP-2的表达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肠癌中巨噬细胞被鼠抗人CD68单克隆抗体标记为棕黄色。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组(F=412.04,P<0.05);巨噬细胞的数目差异在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0和F=412.04,P<0.05);微血管的密度(MVD)的差异在结肠癌的Duck’s分期有统计学的意义(t=7.35,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6.77,P<0.05);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为强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0.91,P<0.05);MMP-2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数目和MVD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值分别为0.451、0.672,P<0.05)。结论:MMP-2和TAMs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肠癌中,TAMs可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高双英 吴静 杨贵丽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结肠癌 血管生成 MMP-2 校园内结核病防治探讨 2004年 目的:探讨校园内结核病的防治:方法:治疗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期间监测肝功能并同时服用护肝药物。结果:全组治愈85例(81.4%),好转3例(3.2%),未愈5例(5.4%)。结论:尽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上严格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原则,更好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而有效的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杨贵丽关键词: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