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贵波

作品数:47 被引量:2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恒河猴
  • 12篇细胞
  • 9篇免疫
  • 9篇病毒
  • 8篇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
  • 8篇免疫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病毒
  • 8篇艾滋病
  • 7篇中国恒河猴
  • 6篇SHIV
  • 5篇人免疫缺陷病...
  • 4篇转录
  • 4篇肠道
  • 3篇蛋白
  • 3篇疫苗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粘膜免疫
  • 3篇实时荧光

机构

  • 34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南开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天津医学高等...

作者

  • 44篇杨贵波
  • 7篇刘强
  • 6篇姚文荣
  • 5篇李悦
  • 5篇邱趁丽
  • 5篇余磊
  • 4篇邢辉
  • 4篇赵辉
  • 4篇李冬
  • 3篇魏强
  • 3篇王平
  • 3篇王凤杰
  • 2篇秦川
  • 2篇陈茂生
  • 2篇王越
  • 2篇端家忠
  • 2篇雷娜
  • 2篇叶智彰
  • 2篇崔艳芳
  • 1篇张晓曦

传媒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Curren...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Zoolog...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第十届全国免...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过程中env基因变异研究
2010年
目的 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过程中env基因序列变异的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对各代动物SHIV-XJ02170病毒载量峰值时间点全血前病毒DNA gp160基因和血浆病毒RNA gp120基因进行扩增.GP160基因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分析,gp120 RNA扩增产物连接T载体后每份样品挑选18个克隆测序,分析传代过程中病毒的基因距离(divergence,diversity)的变化规律及病毒基因进化的特点.结果 SHIV-XJ02170在传代过程中基因连续进化并且进化的方向和病毒传代的顺序完全一致,基因距离总体上表现为逐步扩大的趋势,病毒传代早期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V3环顶端四肽和辅助受体在传代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结论 SHIV-XJ02170经过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后基因距离出现明显扩大过程,且按照传代的顺序发生连续的基因进化.这从分子水平上部分解释了 SHIV-XJ02170经猴体传代出现毒力增强的原因.
刘强李悦杨贵波魏强秦川邵一鸣
关键词:SHIV传代ENV
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及与其他灵长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对黑叶猴、菲氏叶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白眉长臂猿、红面猴、猕猴和懒猴胃底内表面结构和粘膜中酸性粘多糖分泌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比较研究表明:几种疣猴胃底内表面均具有绒毛样的胃底乳突,这可能与长期适应叶类食物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疣猴类或亚洲疣猴胃底结构的共同特征。在疣猴科的几个种中,胃底表面都覆盖有厚厚一层酸性粘多糖,且所有上皮细胞的核上区都含有Alcian蓝染色物质。其他各种中也有被Alcian蓝染色的细胞,但分布形式各不相同。这可能表明此类细胞的分布既有种属差异,也与食性有关。
杨贵波彭燕章叶智彰
关键词:显微结构灵长类
SHIV及其在AIDS疫苗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刘强杨贵波邵一鸣
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转录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定量比较分析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的转录水平。方法体外转录制备MIP-3α RNA标准品,人工合成MIP-3α mRNA序列特异的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TaqMan EZ RT-PCR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和ABI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通过对RT—PCR产物测序、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进行多次独立测试等评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随后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Caco-2、T-84、HeLa和淋巴细胞系PM1中MIP-3α mRNA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建立了可用于MIP-3α mRNA水平定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灵敏度高(25斗l反应体系中有5个拷贝就可以检出)、检测样品浓度范围广(10^3~10^10拷贝/m1)。对Caco-2、T-84、HeLa和PM1细胞中MIP-3αmRNA水平的定量分析表明,肠黏膜上皮细胞Caco-2和T-84的MIP-3α mRNA水平比HeLa和PM1细胞高。结论黏膜上皮细胞能表达丰富的MIP-3α,不同黏膜上皮细胞MIP-3α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同。
高彤邱趁丽赵辉刘强邵一鸣杨贵波
关键词:黏膜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1995年
为了解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点,本文用PAP法对两只大熊猫胃底、幽门腺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五羟色胺、生长抑素、胃素、胆囊收缩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抑胃多肽、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和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5d龄个体中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类型较少,而7年龄个体中形态类型较为复杂。对7年龄个体胃肠各段间的形态类型和其相对数量的比较表明,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可以分为4型:A型多见于小肠;B型和AB型主要见于幽门区;NP型为胃底区的主要细胞类型。不同形态类型的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在胃肠各段间分布的差异可能与大熊猫的食性有关。
杨贵波陈茂生邓泽沛王平
关键词:大熊猫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形态学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mRNA水平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定量分析HIV.1感染者及高危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人源肿瘤细胞在Toll样受体(TLR)配体刺激前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人IDOmRNA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HIV-1阳性个体和高危人群PBMC中IDOmRNA水平;检测TLR4、TLR7/8、TLR9配体刺激前后人黏膜(T84、Caco-2、Hela)和白细胞(THP-1、MT4)来源肿瘤细胞中IDOmRNA的水平。结果HIV-1阳性个体PBMC中IDOmRNA水平较高危人群高(10^3.42拷贝IDOmRNA/10^6拷贝GAPDHmRNA);但也有部分高危人群个体的PBMC含有较高水平的IDOmRNA;肿瘤细胞在TLR配体刺激后IDOmRNA的水平可以显著升高,因细胞系和TLR配体种类不同而异。结论本研究表明IDO可能在我国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免疫逃逸和肿瘤发生中起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雷娜端家忠黄平曾照丽李丽王晨邢辉邵一鸣张晓曦杨贵波
关键词:TLR
携带GFP发光基因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的构建及活性检测
2011年
目的获得正常感染宿主细胞并稳定表达绿色荧光的SHIV毒株,为后期建立发光SHIV/恒河猴感染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手段,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到携带HIV-1包膜蛋白的SHIV病毒全基因组中,并在细胞水平检测各毒株的感染活性及荧光蛋白表达能力。结果得到一株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病毒株SHIV-KB9nefGFP,并具有感染TZM-bl细胞系及猴PBMC的能力。结论该毒株在宿主细胞恒河猴PBMC中具有一定复制能力,希望通过后续的猴体内传代实验获得毒力更强的发光病毒。
李悦莎日娜许璇乔文涛邵一鸣杨贵波
关键词:HIV-1SHIV
HIV-1_(CN54) DNA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发系统和黏膜免疫应答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组痘苗病毒rVVsyngp12 0或rVVmCN5 4gp12 0候选疫苗是否增强HIV 1CN5 4合成gp12 0基因(syngp12 0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第 0、7、14、2 1天用DNA疫苗滴鼻免疫小鼠 ,第 2 8、35、4 2天再滴鼻接种rVVsyngp12 0或rVVmCN5 4gp12 0。体外测脾和肠系膜淋巴结 (MLN)淋巴细胞增殖应答与CD8+ CTL应答。测血清和黏膜洗液特异的IgG和IgA ,并测其是否中和实验室适应株HIV 1SF33。结果 单纯DNA免疫后 ,脾和MLN淋巴细胞在体外发生增殖应答和CTL应答 ,且测出血清特异的IgG和黏膜洗液特异的IgA。重组痘苗病毒末次免疫后第 2周 (第 5 6天 ) ,发现rVVmCN5 4gp12 0增强MLN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CTL应答 ,脾CTL应答也增强。rVVsyngp12 0则增强MLNCTL应答。同时发现 :2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动物其血清中特异IgG抗体滴度均有所增高 ,但黏膜 (粪便和阴道 )洗液特异IgA抗体滴度却未增高 ,未测出血清特异IgA和黏膜洗液特异IgG。免疫血清可中和HIV 1SF33,而阴道洗液却不能。结论 单纯DNA疫苗滴鼻免疫可诱发较弱的系统和黏膜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但维持时间短。重组痘苗病毒主要增强局部黏膜的细胞免疫应答 ,且稍增强系统体液免疫应答 ,未增强黏膜的IgA应答。
张欣陈磊陶欣肖瑶杨贵波邵一鸣
关键词:DNA疫苗免疫应答重组痘苗病毒
痢疾杆菌口服免疫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CD45R^+和CD45RB^+细胞动态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对痢疾杆菌口服免疫的应答状况,分离了Shigella fiexneri四次免疫后Balb/c 小鼠牌(SP)、肠系膜淋巴结(MLN)、Peyer’s结(PP)、固有膜(LP)和上皮内(IE)淋巴细胞,对末次免疫后1~13d内免疫组与对照组GALT中的CD45R^+和CD45RB^+细胞群作了FACS分析。结果免疫后起初7d IE和LPCD45R^+细胞增加而MLN和PP CD45R^+细胞减少。CD45RB^+LPL在起初4d增加,而CD45RB^+IEL总是低于对照。CD45RB^(lo)/CD45RB^(hi)比例在SP和MLN中几乎无变化,但在PP中先降至最低后上升并超过对照。LP中主要为CD45RBD^(lo),IE中主要为CD45RB^(hi)。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粘膜淋巴细胞CD45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在痢疾杆菌免疫后B细胞、记忆细胞和辅助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变化趋势。
杨贵波高杰英
关键词:淋巴细胞痢疾杆菌肠道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监测恒河猴体内人/猴免疫缺陷病毒载量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为分析中国SHIV/猕猴AIDS模型的病毒载量变化趋势,建立一种实时、灵敏、特异的针对人/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体外转录制备RNA标准品,利用TaqMan EZ RT-PCR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和针对SHIV gag保守区91个碱基的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提取126份来自SHIV-CN97001感染恒河猴血浆病毒RNA并定量检测。结果利.用梯度稀释的RNA标准品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标准曲线下限达到2×10^2拷贝/ml,相关性(r〉0.99)及重复性(CV=4.14%)均能达到测定要求。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表明SHIV—CN97001在猴体内传代过程中病毒载量有先升后降的趋势,病毒载量通常在接种病毒或感染猴的全血后第14天达到高峰。血浆载量可达到10^5—10^6拷贝/ml。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步法定量SHIVRNA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为SHIV/恒河猴AIDS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了灵敏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SHIV—CN97001的体内繁殖能力在猴体内传代过程中有所增强。
刘强李菊杨贵波邢辉代解杰邵一鸣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IV病毒载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