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椿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2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气温的年代际振荡及其未来趋势被引量:53
- 2003年
- 文章用 185 1~ 2 0 0 0年中国年气温资料 ,讨论了它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指出 :①我国气温有 3次全国性的跃变 ,分别在 192 0、195 5和 1978年 ,每个阶段平均持续期为 30年 ,这和北半球气温跃变点是基本一致的 ;②我国气温从 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增温的气候阶段 ,直到目前全国年平均气温比上一气候阶段增加了 0 .31℃ ,增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冬季增暖比夏季明显 ,1998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 ;③最近一次增温开始于 1978年 ,至 2 0 0 0年持续了 2 3年 ,估计这个增温阶段至少还能持续 10年 ,但未来 10年主要的增温地区有可能南移 ,长江流域将比现在暖 ,夏季气温 37℃以上的日数要比现阶段增多。
-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 关键词:年代际振荡气温
- 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被引量:9
- 1993年
- 研究了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涝时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指出江淮流域旱涝与东亚低纬度到高纬度经极地再到大西洋低纬度一线的EAA波列密切相关。进而,讨论了EAA波列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黑潮地区和亲潮地区海温的反位相变化可能是形成EAA波列的原因之一。1991年6—8月大气环流的模型类似于EAA波列。
- 林学椿于淑秋
- 关键词:大气环流海气相互作用水灾
- 南极海冰涛动及其对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利用NCEP 1973-2002年逐月南极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定义了具有跷跷板式变化规律的南极海冰涛动指数,分析了冬季南极海冰涛动指数与我国夏季降水及东亚季风爆发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南极海冰涛动指数与同期南极海冰密集度相关系数超过5%信度的格点数占南极海冰格点数的1/3,表明定义南极海冰涛动指数能够代表南极地区1/3海冰的变化区域.冬季南极海冰涛动指数和我国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比相关显著,正相关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5%的信度.当冬季南极海冰涛动指数为负值时,南海季风爆发早,概率为11/14=79%;为正值时南海季风爆发晚,概率为12/15=80%.通过讨论冬季南极海冰涛动指数影响我国季风降水的可能过程,给出了概念模型.
- 卞林根林学椿
- 关键词:夏季降水东亚季风
-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 应用近50年的每月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①该地区在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要比全国气候跃变晚6~8年;②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1℃,冬季上升了1.27℃;...
-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 文献传递
- 两类江淮大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 本文研究了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的环流特征。江淮流域洪涝年全国降水有两类分布型:即江淮流域大水全国降水偏多型和江淮流域大水其南北降水偏少型。研究了这两类降水分布型的环流特征,主要结论:
(1)夏季江淮流域洪涝年全国有...
- 于淑秋林学椿
- 关键词:洪涝大气环流特征海表温度江淮流域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区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
- 用1999年11月~2001年4月SO、PM、NO、CO和O等5类污染物每日大气污染指数和等级资料,讨论了北京市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区的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出现3级以上的概率分别为50...
-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 关键词:大气污染
- 文献传递
-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1951-2006年6-8月NCEP/NCAR的500hPa高度场、850hPa高度场和风场、降水率和海平面气压以及全国600多站的降水量资料,选择东亚—西太平洋地区(10o-80oN,70o-180oE)经9点高通滤波、EOF分析、合成分析和其它统计诊断手段,研究了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得到如下的结论:1.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存在着蒙古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之间纬向的偶极子振荡型(APD),APD指数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2.东亚—西太平洋地区500hPa高度距平EOF的第一模态具有明显经向东亚遥相关型特征(EAP)。EAP指数也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3.APD指数与500hPa(或850hPa)的东亚遥相关型关系密切。APD指数和EAP指数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3,已超过了10%显著检验;4.APD指数和EAP指数都和我国汛期降水、东亚—西太平洋降水率关系密切,超过5%显著性的相关区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至日本南部海面一带,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
- 于淑秋林学椿施晓晖
- 关键词:夏季风降水
- 东亚大西洋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
- 相关链指同期相关场中的相关系数超过一定信度的一串正负相间的相关区,本文主要讨论了东亚大西洋(EAA)相关链结构及其对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 于淑秋林学椿
- 关键词:汛期降水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气温变化和热岛效应
- 本文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41年(1960~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记录,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及其热岛效应.主要的结论有:(1)北京地区年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大尺度的特点.1981年是显著的跃变点,跃变后比跃...
- 林学椿于淑秋
- 关键词:热岛效应气温变化
- 文献传递
- EAA相关链与中国汛期降水被引量:2
- 1993年
- 该文讨论了 EAA 相关链在南、北半球结构,分析了 EAA 相关链与中国汛期旱涝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它们与前期环流以及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 于淑秋林学椿
- 关键词:汛期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