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权
-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分形聚集生长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在分形生长DLA模型和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粒子扩散置限和粒子 扩散有限步数的影响的同时 ,引入扩散粒子与种子或聚集集团粒子相遇时的聚集反应概率 p ,种子或聚集粒子对 次近邻位置扩散粒子的吸引作用引起扩散粒子向各方向的行走概率变化 (行走偏向概率 )wp ,研究粒子随机行走 的分形聚集生长性质 .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一系列的分形聚集生长图形 ,计算其相应的分形维数 .结果表明 :在粒 子浓度较小时 ,分形生长为DLA生长 ,随粒子向外扩散置限范围dr ,反应概率 p和行走偏向概率wp的增大 ,聚 集体的分形维数df也随之增大 ;在粒子浓度较大时 ,一般聚集体呈密集结构 。
- 林振权戴富强魏学静
- 关键词:DLA模型分形维数
- 一种基于节拍约束的断路器孪生车间模型动力学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节拍约束的断路器孪生车间模型动力学控制方法,将控制过程分为预处理、相交检测和动力学控制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利用动态八叉树模型对孪生车间进行子空间分割,并对子空间运动距离进行检测,生成实施相交检测判断...
- 舒亮张洁杨艳芳陈定方林振权吴桂初朱翔鸥林义刚
- 文献传递
- 多标度分形的维数和熵的研究
- 1996年
- 多标度分形(多重分形)对研究复杂分形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严格自相似多标度分形的维数和熵的研究揭示了两者随各标度均匀性的变化规律,并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分形的熵反映分形的微观无序性的本质意义.
- 林振权杜德骥
- 关键词:维数分形
- 相对论经典理想气体Г空间微观态密度的计算
- 1993年
- 针时“Г空间量子态数的直接计算”一文关于无法用通式表示一般相对论自由粒子系统的态密度的结论,本文应用玻耳兹曼关系间接计算得到了包括非相对论和极端相对论情况下的一般相对论理想气体(自由粒子系统)的Г空间态密度的通式表达式.
- 林振权
- 关键词:理想气体态密度
- 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聚集现象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 柯见洪林振权郑亦庄庄友谊
- 在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中,广泛地存在着聚集体的非平衡演化过程,例如星云的形成、高聚物的聚合、颗粒物质的凝胶化、城市人口分布和乡镇企业演化等。在聚集体演化过程中,存在着聚集、分解、消灭、迁移、交换、产生/死亡等一种或多种演化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力学标度律
- 基于单磁环三绕组的磁调制电流传感器被引量:1
- 2024年
- 现有高精度闭环磁调制式电流传感器多采用双磁环乃至三磁环结构,通常具有体积较大、调制解调电路复杂、磁环特性不一致等缺点。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单磁环三绕组结构的闭环磁调制电流传感器。在励磁电流平均值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简化的解调电路;增加一个感应绕组以及相应的运算电路,消除变压器效应产生的信号噪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传感器部分参数的取值,提升传感器性能。所提出的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量程大、精度高,能够满足直流大电流的测量需求。
- 郭镇镇陈威陈威周安跃陈冲
- 关键词:遗传算法
- 人类通信行为中的标度律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钱学森书信的响应时间和信件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信件长度服从系数为0.005的负指数分布,同时信件响应时间和信件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标度关系。该结果揭示了人类通信行为的一个内在规律,为通信机制的进一步挖掘提供了实证依据。
- 王春娟林振权
- 关键词:人类动力学通信模式幂律分布
- 外场中分形晶格上Gauss模型的临界现象被引量:5
- 2000年
- 在分形晶格上把Gauss模型加以推广 ,认为Gauss分布常数和重整化的外磁场都依赖于晶格格点的配位数 ,且格点i和j上的Gauss分布常数bqi 和bqj 满足关系bqi bqj =qi qj(qi 和qj 分别是格点i和j的配位数 ) .利用实空间重整化群变换的方法 ,在Koch型曲线和一族钻石型等级 (DH)晶格上计算了外场中Gauss模型的临界点和临界指数 .结果表明 :对于这些晶格 ,在临界点 ,格点近邻相互作用参量和外磁场都可表示为K =bqi qi 和h qi =0的形式 ,hqi 是格点i上的简化磁场 ,而临界指数则决定于分形系统的分形维数df;另外 ,对于DH晶格 ,临界指数与平移对称晶格上的结果完全相同 ,且在df=4时和平均场理论的结果完全一致 .
- 孔祥木林振权朱建阳
- 关键词:GAUSS模型外磁场分形晶格
- 针对LLC谐振变换器宽范围高效率输出的研究与设计
- 2025年
- 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只有工作频率在谐振频率点附近时才能实现软开关,而输出电压的调节需要靠调节工作频率实现,一旦输出电压范围较宽就会导致LLC谐振变换器失去软开关特性,所以软开关特性与输出电压宽范围往往不可兼得。提出一种LLC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LLC电路与BUCK电路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方式,并且LLC电路采用开环控制,工作频率为谐振频率,BUCK电路采用PI闭环控制。此法把LLC电路的强带载能力以及BUCK电路的宽调压能力相结合。在MATLAB中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并与传统LLC谐振变换器进行对比,并试制了一台输入电压60 V,输出电压可以在12~36 V范围内调节,最大输出功率500 W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在仿真实验中LLC-BUCK变换器相比传统LLC谐振变换器电压输出范围提高了2倍,且在相同输出电压下工作效率均超过传统LLC谐振变换器,样机实验结果与仿真实验基本拟合。对样机的工作效率进行测试,发现输出电压为12 V时样机效率最高,为96.7%,输出电压为36 V时效率最低,为88.3%。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LLC-BUCK变换器可以实现宽范围电压输出与高效率的特性。
- 肖康陈威许海波林振权孙永乐
- 关键词:LLC谐振变换器软开关PI控制
- 聚集体的非线性演化动力学
- 柯见洪林振权郑亦庄庄友谊王向红
- 该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率先解决了多步骤催化驱使的聚集体生长动力学问题,这有助于人们更真实地了解实际化学反应控制的聚集体演化过程;(2)建立一个合理的能够切合实际(综合考虑人口的出生、死亡;城区的聚集等因素)的城镇...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