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荆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89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缺乏腹膜炎的典型症状、体征,腹水细菌阳性率仅16.9%。结论: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对符合SBP诊断者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预防可选用诺氟沙星口服。
- 林荆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ESCC手术切除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R、Ki-67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ESCC中IGF-1R、Ki-67及Bcl-2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51%、81.36%和59.32%;IGF-1R及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Bcl-2表达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IGF-1R表达与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有关;且IGF-1R表达与Ki-67及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调控细胞增殖及凋亡可能是IGF-1R参与ESCC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并可用于评价ESCC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
- 林荆李友炳刘豫瑞曾达武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I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FGF、Bcl-2和PCNA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的关系,探讨其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CRC手术切除标本103例,癌旁结直肠组织20例(离癌灶<3 cm),并以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d-1、bFGF、Bcl-2和PCNA的表达。结果 CRC中Id-1、bFGF、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83/103)、78.6%(81/103)、70.9%(73/103)、81.6%(84/103),其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Id-1及bFGF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Id-1在≥5 cm的CRC中的表达高于<5 cm的CRC。Id-1的表达与CRC的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Id-1的表达与bFGF、Bcl-2及PCNA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372,P<0.001;r=0.274,P=0.005;r=0.303,P=0.002)。结论 Id-1在CRC中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抑制细胞凋亡的调控及细胞增殖调控,但可能不直接参与CRC的转移。
- 刘豫瑞吴志贤曾达武林荆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增殖细胞核抗原
- I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FGF、Bcl-2、PCNA的关系
- 目的:研究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DNAbinding-1,Id-1)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 林荆
- 关键词:ID-1BFGFBCL-2PCNA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应答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85例患者的IL-28B rs12979860进行测序分型,分析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者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IL-28Brs12979860位点CC型70例,CT型15例,未发现TT型;SVR获得率77.6%,rs12979860位点CC、CT两类基因型在SVR组及NSVR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4,P=0.013);C、T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03,P=0.018)。结论 IL-28Brs12979860位点基因多态性对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冬青姚履枫郑丽青余青韩荔芬林荆陈琦柴一红
- 关键词:丙型肝炎单核甘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