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达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自杀
  • 2篇自杀基因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DNA指纹
  • 1篇点突变
  • 1篇毒素
  • 1篇阳离子脂质体
  • 1篇阳离子脂质体...
  • 1篇引物
  • 1篇脂质体
  • 1篇脂质体介导
  • 1篇人胎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肿瘤
  • 1篇随机引物
  • 1篇突变
  • 1篇旁观者效应
  • 1篇亲权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林达
  • 4篇郭语彬
  • 4篇伍新尧
  • 3篇李芳
  • 3篇童大跃
  • 2篇区敬华
  • 2篇徐平
  • 2篇罗超权
  • 2篇许道松
  • 1篇郑智敏
  • 1篇马涧泉
  • 1篇董伟华
  • 1篇刘桂亭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脂质体介导的融合基因pCEAcd/tk转染肺癌细胞株效率的差异性被引量:8
2000年
对脂质体介导的体外肺癌细胞DAN转效率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方法 :提取质粒 pCEAcd/tk ,脂质体包裹后转染 6种肺癌细胞株 ,G418筛选 ,计数细胞阳性克隆数。结果 :6种肺癌细胞株中 ,导入了pCEAcdt/tk并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阳性克隆数差异较大 ;脂质体ESCORT -DNA混合物与细胞孵育时间不同对转染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郭语彬伍新尧罗超权林达李芳许道松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肺癌转染效率自杀基因
细胞之间介质传导的pCEAcd-tk/前药体系的旁观者效应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融合自杀基因 pCEAcd tk/前药体系的旁观者效应的机理。 方法 :质粒 pCEAcd tk提取后 ,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到SPCA 1细胞中 ,与未转染的SPCA 1细胞混合 (2∶8)后接种到 96孔培养板中 (每孔 3× 10 3 ) ,加前体药物 5 氟胞嘧啶 [5 Fluorocytesine ,5 FC(5 μmol/L) ]和 [丙氧鸟苷 (Ganciclovir ,GCV(10 μmol/L) ],培养 5天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而观察旁观者效应。利用细胞种植密度的稀密和取转导了 pCEAcd tk融合基因的SPCA 1细胞 (处理细胞 )加前体药物的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对未转染细胞SPCA 1的毒性探讨旁观者效应的传递方式。结果 :融合基因pCEAcd tk/前药体系的旁观者效应在细胞密度较低时更明显 ,处理细胞的细胞培养液具有细胞毒性。结论 :融合自杀基因 pCEAcd tk/前药体系的旁观者效应的传递方式之一是通过细胞之间的某些介质传递。
郭语彬童大跃伍新尧罗超权林达许道松
关键词: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肿瘤基因治疗
随机引物PCR技术在个体认定及亲权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随机引物PCR技术 (AP -PCR)检测人DNA指纹图用于法医学个体认定及亲权鉴定是一个非常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应用该技术对 10 0例无关个体AP -PCR的DNA指纹进行频率分析和 10个肯定亲生关系的家庭进行亲权鉴定 ,结果该技术的个体识别力非常高 ,亲权鉴定时的非父排除率也很高 ,且操作简便、快速 。
童大跃伍新尧郭语彬李芳徐平区敬华林达
关键词:DNA指纹亲权鉴定
互隔交链孢霉毒素诱发人胎食管上皮组织c-Ha-ras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体外培养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经互隔交链孢霉毒素AME或AOH短时间(4h)处理后,提取该组织高分子量DNA;同时提取未经处理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DNA(空白对照)以及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NA。提取的高分子量DNA作为模板进行PCR反应,PCR扩增产物经HpaⅡ酶解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电泳结果显示,经HpaⅡ酶解后,空白对照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NA的特异性扩增产物——104bp片段消失,经AME、AOH处理的人胎食管上皮组织DNA的扩增产物——104bp片段仍然存在。结果说明,AME、AOH短时间作用后,人胎食管上皮组织c-Ha-ras基因12位密码子发生了突变;Ha-ras基因突变可能是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董伟华郑智敏刘桂亭林达马涧泉
关键词:链格孢属霉菌毒素食管肿瘤
随机引物PCR检测人DNA指纹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探讨随机引物PCR检测人DNA指纹技术的最优化条件。【方法】应用随机引物PCR技术 ,用一对经筛选的短引物 ,对扩增人DNA指纹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 :DNA模板应新鲜 ,质量浓度在 5 0~ 5 5 0mg/L均有扩增产物。dNTP的浓度 0 2mmol/L最宜。Mg2 + 浓度 5 0mmol/L效果最佳。循环参数以两个三步PCR ,变性温度分别用 94℃、90℃ ,时间各为 30s,退火温度用 43℃、48℃ ,时间分别为 40s、5 0s,延伸温度用 72℃ ,时间分别为 1min、1min 2 0s。【结论】按照优化的实验条件 ,得出的DNA指纹图重复性好 ,个体特异性高 。
童大跃徐平区敬华郭语彬李芳林达伍新尧
关键词:AP-PCRDNA指纹法聚合酶链反应随机引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