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述凯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1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今我院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32例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22例,夹闭后包裹加固7例,单纯动脉瘤包裹术3例,其中18例术中破裂出血;出院后随访1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14例,中残9例,重残5例,无植物生存,死亡4例。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林述凯魏盾崔晓亮王雷陈雷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技巧
- 浅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探讨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和病情症状的分析,根据病情采取治疗的相对应的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其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认识其危险因素,加强自我保健与预防,尤为重要。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是现在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脑血管疾病虽然为专科疾病,但因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器官功能衰退,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心脏衰竭(心衰)、呼吸衰竭(呼衰)、肾脏衰竭(肾衰)、内分泌紊乱等并发症。
- 林述凯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分析
- 颈段髓内肿瘤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林述凯程东源佟怀宇
- 关键词:脊髓肿瘤外科手术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48例(75.0%),大部切除11例(17.2%),部分切除5例(7.8%),术后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安全、有效。
- 林述凯魏盾宋大勇孙超
-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 颅咽管瘤中E-cadherin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E-cadherin在颅咽管瘤中表达情况,探讨E-cadherin异常表达与颅咽管瘤侵袭相关性。方法对71例颅咽管瘤进行HE染色及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E-cadherin均低表达于侵袭性颅咽管瘤基底细胞和漩涡样细胞簇中;E-cadherin正常表达于非侵袭性细胞膜中。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减少与颅咽管瘤的侵袭性相关,是侵袭性颅咽管瘤的标志性因子。
- 曹健林述凯
- 关键词:颅咽管瘤E-CADHERIN侵袭性
-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的保护机制。方法以豚鼠脊髓匀浆诱发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采用量化评分法,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率、潜伏期、临床症状和组织学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中NF-κB和GFAP的表达。结果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延长了大鼠发病的潜伏期,改善了大鼠发病的严重程度,下调NF-κB及上调GFAP在脊髓中的表达(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EAE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机制有一定影响有关。
- 王淑歌林述凯石秋艳田广平张文彦
- 关键词: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NF-ΚB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VEGF、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FGF、CD34的表达变化,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即有VEGF表达增多,7~14d达高峰;bFGF的表达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CD34+血管数12h开始增多,14d达高峰。rhEPO治疗组6h~21d时VEGF、bFGF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或P<0.01),且VEGF表达于72h~7d时提前达高峰;12h~21d时CD34+血管数高于模型组(P<0.01),且于7d时提前达高峰。结论rhEPO能上调脑出血后VEGF、bFGF的表达,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 石秋艳孙惠芳姜进克张瑞彪林述凯李倩刘超何俊芳
-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4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林述凯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手术方式
- 声动力化学疗法对大鼠脑胶质瘤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声动力化学疗法(SDT)对大鼠脑胶质瘤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颅内C6胶质瘤为实验模型,观察SDT组、单纯照射组、血卟啉单甲醚(HMME)组、对照组脑胶质瘤组织学变化、原位凋亡检测、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DT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坏死逐渐增加,24h达到高峰;单纯照射组可见肿瘤组织坏死较SDT组明显少;对照组及HMME组标本各时间段胶质瘤细胞均未见坏死组织。原位凋亡检查见HMME组和对照组凋亡细胞极少,各时间点凋亡率无明显差别。处理后24h,单纯照射组凋亡率明显高于HMME组和对照组(P<0.01);处理后3、7d,凋亡率与HMME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DT组处理后24h,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处理后3、7d,凋亡率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别。HMME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无明显差别。单纯照射组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高于HMME组和对照组(P<0.01);处理3、7d后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与HMME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DT组处理后24h,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处理后3、7d,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表达率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SDT对大鼠脑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早期可能通过损伤线粒体后,释放Cyto-C,激活Caspase-3而直接启动胶质瘤细胞本身凋亡程序。
- 宋大勇岳武尹立春林述凯王雷李建华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声动力疗法血卟啉类
- 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损伤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病变的关系,探讨PSD的现况以及对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09月~2011年09月期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300例,通过颅脑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卒中患者在发病14±2d及90±7d进行抑郁及程度的评价。对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0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发生率为46.67%,其中轻中度抑郁占46.00%,重度抑郁占0.67%;多发性、左侧半球、额颞叶、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高。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其患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PSD发生与卒中类型无关,而与卒中部位、卒中残疾程度等因素有关。
- 单小英石秋艳孙惠芳林述凯张国志单铁英
- 关键词:脑损伤部位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