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旺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国内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法刍议被引量:7
- 1995年
- 该文综合国内小流域治理的规划方法,通过对其理论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各种规划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局限性,探讨了今后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发展动态。
- 李靖秦向阳柳林旺
- 关键词:规划方法小流域水土保持
- 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水保措施核实率的调查与计算
- 1999年
- 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法,对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8 条一级入黄支流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核实,结合1996年各县土地面积变更调查资料,分析确定了各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核实率,为正确计算各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保存面积及减洪减沙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刘斌冉大川罗全华柳林旺
- 关键词:水保措施
- 神府东胜矿区的沙漠化及其防治被引量:3
- 1997年
- 近年来,伴随着矿区建设与开发,神府东胜矿区的沙漠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通过综合调查研究,对神府东胜矿区沙漠化的现状及趋势作了详细的总结分析,认为煤田开发是加快矿区沙漠化进程的主导因子。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就矿区沙漠化的防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措施。
- 柳林旺刘保红王欣成
- 关键词:沙漠化煤田开发水土保持
- 神府东胜矿区的沙漠化及其防治被引量:6
- 1998年
- 1 自然特点及资源开发概况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支流窟野河中上游沙圪台至麻家塔区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0°30′,北纬 78°50′~79°50′,总面积3842km^2,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鄂尔多斯干燥风化剥蚀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以风沙地貌为主,兼有覆沙梁地及黄土丘陵地貌景观,属大陆性半干旱草原气候.年均风速2.5~3,0m/s,4月平均风速4.3m/s,最大瞬时风速23.7m/s,年均沙尘暴日数17~26d,最多达37d.年降水量400mm左右,年均气温6.2~8.5℃,无霜期179d.属温带草原区域,典型地带性植被以芒草群系为代表,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植被退化,沙地植被占绝对优势.土壤以隐域性土壤和风沙土为主,占矿区土壤的95%以上,质地差、抗蚀性弱,极易遭受风蚀.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地质储量338.8亿t,煤田从1987年起开发建设,至1991年开发建设总规模达1200万t,铁路总里程为102.3km,公路总里程为260km,供水、供电、建材、生活功能区面积28.0km^2.根据煤田开发规模规划,到2006年,矿区开发总规模为6550万t,铁路总里程达274.1km。
- 柳林旺王欣成刘保红
- 关键词:沙漠化
- 神府、东胜煤田矿点井田区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 1994年
- 随着矿区开发建设,煤矿生产与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突出。根据神府、东胜煤田煤矿开发方式和分布位置的不同,将矿点井田区分为井矿、缓丘高平原区露天矿和河道滩区露天矿三种类型,针对其生产布局特点和环境影响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
- 柳林旺
- 关键词:煤田环境污染土壤侵蚀
- 神府东胜矿区沙漠化的现状及趋势被引量:7
- 1996年
- 在野外调查、沙漠化制图及资料计算的基础上,对矿区沙漠化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区现有沙漠化面积2457.0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4.0%,其中轻度1120.0km2,中度531.4km2,强度805.6km2.煤田开发前沙漠化“自然”增长速度为0.5%.开发前期(1988年~1991年)受建设施工活动影响,沙漠化增长速度0.95%,为开发前沙漠化“自然”增长速度的1.90倍.开发后期(1992年~2006年)建设施工活动仍然频繁,地面塌陷和地下水位降落日益加剧,沙漠化增长速度将达1.18%,为开发前沙漠化“自然”增长速度的2.36倍.沙漠化增长趋势明显。
- 柳林旺王欣成
- 关键词:沙漠化煤田开发地面塌陷地下水位
-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被引量:11
- 1999年
-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研究采用了“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分析计算方法。“水保法”是分析研究的重点。在分析计算中,采用了1996 年土地变更资料和1990 年土地详查资料,并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方法核实河龙区间水保措施保存面积;水保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两种方法平行研究,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在计算淤地坝拦泥量的基础上,将淤地坝分为淤平坝地和正在拦洪时期坝地两部分,分别计算其减洪量,并计算了淤地坝减蚀量;水库、灌溉减水减沙量的计算分为减洪水与减常水、减洪沙与减常沙两部分。此外,还考虑了河龙区间工业、生活用水和人类活动增洪增沙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增洪增沙计算,绝大多数支流采用的是实际典型调查值,增洪增沙指标比较可靠。“水保法”计算结果表明:70 年代河龙区间21 条有控支流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等年均减洪4 .177 ~4 .258 亿m 3 ,年均减洪沙1 .720~1 .775 亿t ;80 年代年均减洪4 .148 ~4 .292 亿m 3 ,年均减洪沙1 .644 ~1 .645 亿t;90 年代年均减洪4 .805 ~5 .380 亿m 3 。
- 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于德广
- 关键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河龙区间黄河中游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前者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代表小区洪水径流量、降雨量为统计量,建立不同洪量频率、不同雨量级下的措施减洪指标体系;以流域降雨量为纽带,消除时段、点面、地区等差异,推到流域面上。后者则通过对小区资料的地区综合相关分析,以代表小区产洪( 沙) 量和措施减洪( 沙) 量为相关因子,以措施质量分级指标为参变量,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对径流泥沙模数的修正,推算流域的措施减洪减沙指标。
- 赵力仪白志刚柳林旺王存荣马勇
- 关键词:指标体系坡面措施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 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调查被引量:3
- 1999年
- 依据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多沙粗沙区8 条一级入黄支流所在县( 市) ,90 年代以来不同的治理进度水平,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法,抽选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调查点,对调查点水土保持措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并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推算到流域,从而初步得出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分布及质量状况,为大面积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刘斌冉大川罗全华柳林旺赵正平刘勇
- 关键词:水土保持晋西北河龙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