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文锡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学
  • 1篇肿瘤
  • 1篇吲哚氰绿
  • 1篇系膜
  • 1篇理学
  • 1篇光学
  • 1篇X射线
  • 1篇X射线光学
  • 1篇肠系膜
  • 1篇大鼠肠系膜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梁文锡
  • 2篇骆清铭
  • 1篇曾绍群
  • 1篇叶昶
  • 1篇岑建
  • 1篇陆锦玲
  • 1篇程海英

传媒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药物作用下大鼠肠系膜上区域性血流变化的实时动态光学监测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方法,监测了对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前后大鼠肠系膜上区域性的微循环血流变化。结果表明: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3min后,肠系膜上微循环的血流逐渐减慢,小静脉比小动脉流减慢得更为明显,5min后部分血管中的血流开始恢复,小动脉恢复速度较快。这些提示,激光散斑成像方法在无需扫描的条件下,可同时获得肠系膜上区域性血流的时空间变化特性,为微循环研究提供一种对区域性流速变化进行监测的新方法。
程海英骆清铭曾绍群岑建梁文锡
关键词:生理学肠系膜血流速度药物作用
在体监测吲哚氰绿在肿瘤中引起的X射线衰减
2004年
介绍了在体观测肿瘤内注射吲哚氰绿 (ICG) ,一种激光吸收染剂前后X射线衰减的实验结果。实验采用已种植两周的骨髓瘤细胞 (SP2 / 0 ) ,质量为 15~ 2 0g的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 ,采用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作为监测药物在肿瘤内扩散的机制。系统工作在 33kVp ,0 .3mA下 ,曝光时间 4s,采用 1.5×放大倍率。实验研究的是通过灰度值反应出不同区域的X射线衰减 ,和周围正常组织和图像中没有物体的背景区域相比较 ,注射ICG前后肿瘤内的灰度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证明 ,使用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动态、有效、非侵入地监测ICG在肿瘤组织内的扩散 ,从而达到优化治疗结果的作用。
叶昶骆清铭梁文锡陆锦玲
关键词:X射线光学吲哚氰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