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建霞 作品数:52 被引量:29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冶金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灰色关联网格化综合评价普光气田储层 被引量:7 2010年 实践证明,勘探开发效果及成败的关键是对储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影响储层特征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储层综合评价工作贯穿在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储层逐步做出逼近真实地质情况的判断,从而为勘探开发部署、油气资源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由于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受沉积相、成岩作用、断裂系统等多种因素控制,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严重,增加了开发难度。为精细评价储层,准确刻画优质储层的分布,首先引入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沉积微相指标及裂缝指数等多种评价参数,建立地质模型;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权系数,并在地质模型中归一化网格计算评价指数,通过对这些指数加权求和确定各网格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与产能的关系式确定各网格的储层类型,精细刻画了储层间的差异及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万晓伟 毕建霞 刘志远 张继喜 邹丽 李艳玲 娄风霞关键词:储层模型 灰色关联 网格化 储层综合评价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滩相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碳酸盐岩滩控型储层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后续的开发井钻探表明,传统沉积相研究提出的成带分布的台缘滩并不稳定,因此,研究鲕滩发育分布规律尤为必要。以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颗粒岩测井识别模型、滩体的环境微相及其分布主控因素分析,深入探索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的发育分布规律。依据颗粒岩与地层厚度之比把台缘滩划分为滩核、滩缘及滩间微相,从而给碳酸盐岩微相赋予更多的环境和储集意义。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发育台缘鲕滩和台内鲕滩2种滩体。鲕滩分布受控于沉积期地貌变化,总体上沿台地边缘呈带状分布,但其内部存在的次一级微地貌变化导致了滩体横向分布的变化,进而导致了滩相储层严重的横向非均质性。 张喜亭 谭秀成 毕建霞 李凌 曾伟 罗冰关键词:飞仙关组 普光气田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裂缝测井识别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裂缝发育、储层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性比较强的特点。储层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决定了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用性差。在岩心观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压汞、铸体薄片分析等资料,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地质特征的裂缝识别方法。即采用分岩性序列建立模型消除裂缝影响的反演电阻率曲线识别裂缝和基于普光气田复杂孔隙结构各自的特征识别裂缝。通过与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识别裂缝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在后期为普光气田合理配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刘红磊 陈建 靳秀菊 毕建霞 李元亮 杨祖贵关键词:孔隙结构 礁滩相储层 普光气田 普光气田鲕滩储层关键溶蚀期次的确立——兼议H_2S与石膏的关系 被引量:4 2010年 普光气田同生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的鲕模孔、生物模孔及粒内溶孔,并具有有效的保存机制。第1期埋藏溶蚀与富含有机酸的酸性水有关且溶蚀强烈,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溶洞等次生孔隙。同生期溶蚀、第1期埋藏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构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岩性。这2期溶蚀作用和溶蚀方向符合普光气田孔隙度变化规律,是关键溶蚀期次,是鲕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第2期埋藏溶蚀以CO2和H2S为主。第3期埋藏溶蚀与裂缝和H2S有关,但薄片中标志H2S溶蚀的沥青环边位于孔隙内部的构造并不多见,普光气田中H2S来源也与石膏关系不大,含硫铁矿烃源岩和储层中单质硫可能是H2S形成的主要原因。 夏明军 邓瑞健 姜贻伟 毕建霞 靳秀菊关键词:普光气田 溶蚀 石膏 H2S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属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测井技术领域,通过分析单井裂缝测井响应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单井裂缝识别的相关特征参数,进而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构建裂缝综合评价模型参数——裂缝综... 任杰 毕建霞 陈彬 李风玲 翟芳芳 李保田 赵伟新 仉红霞文献传递 预测凝析油气体系蜡沉积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7 2004年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 ,提出了一个预测凝析油气体系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该模型把蜡沉积视为多固相过程 ,沉积出的蜡由几个固相组成 ,每一个固相都由一个拟组分表示 ,固相之间彼此互不混合。根据这一认识 ,文章提出了气液多固相物料平衡方程 ,用考虑固相沉积的多相闪蒸数值算法 ,模型能对析蜡量进行量化模拟计算。模型中气液相参数通过状态方程计算获得。通过对凝析油蜡沉积的计算表明 ,用该模型计算的蜡的沉积量和析蜡温度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李闽 王道成 姜逸伟 毕建霞关键词:凝析油 热力学模型 析蜡温度 防蜡工艺 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属地球物理测井评价储层饱和度技术领域,通过面积等效法构建非均匀水淹层饱和度等效模型图,修正了产出剖面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得到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 任杰 毕建霞 陈彬 赵伟新 韩圆庆 赵真文献传递 普光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地球物理预测 被引量:5 2015年 烃源岩评价在油气成藏和资源潜力研究中均起着关键性作用,烃源岩地球物理预测能够有效地定量评价烃源岩.普光地区因可用钻井较少,难以对陆相须家河组烃源岩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和厚度进行定量评价.文中基于烃源岩TOC体定量预测技术资料,对普光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的TOC和厚度进行地球物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主要为中等烃源岩,TOC值大多为0.60%~ 1.50%,与实测TOC数据比较吻合;烃源岩总有机碳主要以条带状分布,且成层性特征比较明显;须三、须五段的烃源岩在普光东南部及西北部等局部地区的TOC比较高,为好的烃源岩;须三段的有效烃源岩厚度主要为20~30 m,须五段主要为30~40 m. 李松峰 毕建霞 曾正清 王生朗 贺艳梅关键词:烃源岩 须家河组 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采用真实岩样和流体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成果报道。文章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选取Q75井的真实岩样和流体,通过长岩心衰竭实验测试了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饱和度较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测试技术对研究深层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②桥口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要比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低得多;③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更低的油气界面张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实验所用岩心的长度对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大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姜贻伟 戚志林 郭平 孙雷 毕建霞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 凝析油气藏 饱和度 大湾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 水平井是开发油气田,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20世纪末水平井主要用于开发低渗透裂缝性地层横穿裂缝和气顶、底水油藏减缓气水推进.随着钻井技术进步和钻井成本的不断降低,目前水平井已广泛应用于整装、断块、边底水、稠油、低渗透... 毕建霞 刘红磊 宿亚仙 郭海霞关键词:气田开发 水平井 经济论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