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永喆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导管癌的预后比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内IMPC与IDC病人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案及随访资料。采用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比较匹配后两组预后差异,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11例IMPC及2 865例IDC病人。IMPC组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淋巴结转移、乳房切除及内分泌治疗比例明显高于IDC组(均P<0.05)。IMPC组无乳腺癌生存(breast cancer-free interval, BCFI)率显著低于IDC组(P=0.022)。两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经PSM匹配109对病人,匹配后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BCFI率及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3枚是BC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条件匹配情况下,IMPC和IDC组预后相似,转移淋巴结>3枚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园园叶欣汤永喆王杰何奇
- 关键词:乳腺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浸润性导管癌预后
- 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大鼠巨大创面修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修复大鼠背部巨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32只8周龄SD大鼠,制备鼠背巨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人工真皮组(B组)、微粒皮组(C组)及组织工程皮肤组(D组)。B、C、D组大鼠分别以打孔拉网的人工真皮、自体原位微粒皮移植物、自体原位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物修复创面,A组创面仅覆盖油纱布。观察术后第1、3、5周时的创面愈合情况;通过CK15及CD2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对鼠背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后镜下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解创面真皮层的愈合质量。结果:D组大鼠背部创面的修复效果最佳,术后第5周时创面已基本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组大鼠ESCs逐渐向表皮层迁移并参与创面的愈合;D组真皮层的厚度大于其余3组(P<0.01),D组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整齐。结论: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创面修复的效果优于微粒皮及人工真皮。
- 汤永喆何奇亓发芝
- 关键词:微粒皮组织工程皮肤
- 无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总结无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73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图像,根据有无扩张导管、结节,以及扩张导管与结节的关系将病灶分为Ⅰ~Ⅴ型5型,分析各型声像图特点。结果73个病灶中,Ⅰ型27个,Ⅱ型11个,Ⅲ型30个,Ⅳ型3个,Ⅴ型2个;超声对各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90.9%、40.0%、0、0;总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3.0%。结论通过总结无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
- 陈园园韩宝三王丽君陈方汤永喆何奇
- 关键词:超声检查导管内乳头状瘤无乳头溢液
- 巨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和修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巨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本科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8例巨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6例为原发肿瘤,2例为复发肿瘤,对其手术和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的胸壁软组织缺损均选用皮瓣及肌皮瓣修复,其中3例行全层胸壁切除,均用钛网修复骨性缺损。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无重大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3例全层胸壁重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正常,未出现反常呼吸。结论大部分巨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创面修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需要包括整形外科在内的多学科协作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创造综合治疗的条件。
- 冯自豪张勇杨燕文汤永喆亓发芝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胸壁缺损
- 微粒皮结合人工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的初步研究
- 目的:研究微粒皮结合人工真皮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对大鼠背部创面的修复效果。 材料与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备大鼠背部创面模型。使用微粒皮结合人工真皮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背部创面(D组),分别于术后第一...
- 汤永喆
- 关键词:微粒皮组织工程皮肤
- 妊娠期乳腺癌诊治策略被引量:3
- 2019年
-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为妊娠期间及产后1年内被诊断的乳腺癌特殊类型,目前文献报道发病率已上升到1/3 000[1]。在全球每年新增的25 000例45岁以下的乳腺癌女性病人中,PABC的发病率在2.6%~6.9%[2],35岁以下乳腺癌病人中PABC占15.6%[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育龄期女性初育年龄普遍推迟,发达城市更显著。2018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1990年的23.4岁提高到2017年的26.8岁。2019年5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海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已推迟至30.1岁。由于近年我国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使得部分高龄女性再次妊娠,PABC的发病率也因此有升高的趋势。
- 汤永喆王杰何奇
- 关键词:妊娠期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
- 脂肪抽吸术并发症防治的相关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1978年,自UK Kesselring等首次报道了干性脂肪抽吸术(dry liposuction)至今,该技术经历了5个阶段的衍变,即干性脂肪抽吸术、YGI lllouz报道(1983年)的湿性脂肪抽吸术(wet liposuction technique)、JAKlein报道(1987年)的肿胀法脂肪抽吸术(tumescent technique)、SATrott报道(1998年)的超湿法脂肪抽吸术(super-wet liposuction)和MTopaz报道(1999年)的超湿法脂肪抽吸术(super-wet liposuction)。
- 汤永喆亓发芝
- 关键词:脂肪抽吸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