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红峰

作品数:23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红斑
  • 3篇性传播
  • 3篇性传播疾病
  • 3篇原体
  • 3篇湿疣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炎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腺炎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前列腺
  • 3篇慢性前列腺炎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狼疮
  • 3篇激光
  • 3篇尖锐湿疣

机构

  • 11篇顺德第一人民...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汤红峰
  • 7篇胡勇
  • 6篇王瑞华
  • 6篇林燕辉
  • 6篇郑秀芬
  • 4篇曾凡钦
  • 3篇林超群
  • 3篇黄玲
  • 3篇黎运西
  • 3篇郭庆
  • 3篇张玉新
  • 3篇黄昊
  • 3篇陈颖
  • 2篇谭国珍
  • 2篇罗建伟
  • 2篇周远青
  • 2篇谢健敏
  • 2篇申可
  • 2篇唐增奇
  • 2篇陈文智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适泰联合规律排精治疗Ⅲ_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普适泰联合规律排精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患者中已婚者通过性生活,未婚者通过手淫,定期规律排精,每周2次。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适泰片1片,口服,bi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停用抗菌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EPS)常规白细胞(WBC)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及EPS常规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及EPS常规WBC计数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普适泰联合规律排精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显著,安全性较好。
胡勇郑秀芬王瑞华汤红峰黄玲
关键词:规律排精普适泰
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选择155例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析研究。结果155例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48.39%,细菌感染率为43.87%,以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进行病原体分析有助于性病相关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
汤红峰林燕辉谢春文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耐药性
DNaseI异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该课题于国内首次建立了一种准确、简便、灵敏、重复性好的DNaseI检测方法,用于测定SLE患者血、尿DNaseI的水平,分析DNaseI异常对DNA含量的影响,旨在揭示DNaseI异常与SLE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SLE...
汤红峰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荧光分光光度法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酶
文献传递
斯皮仁诺治疗花斑癣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斯皮仁对花斑癣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斯皮仁诺短程疗法对58例花斑癣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斯皮仁诺短程疗法对花斑癣患者痊愈率84.5%,总有效率达96.6%。结论 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是一较好的花斑癣治疗方法。
汤红峰林燕辉
关键词:斯皮仁诺花斑癣疗效副作用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检测,对58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阳性率44.96%,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占90.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占2.07%,UU-MH阳性占7.24%,对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耐药性较低,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增高,且有多重耐药性。结论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宜用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治疗,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汤红峰张玉新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耐药性
血脂检测评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活动性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测定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住院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198份,健康对照组血清50份,用酶耦联比色法检测TC和TG,用直接法检测HDL-C和LDL-C,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poA1和ApoB水平。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的TG、LDL-C和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DL-C和ApoA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溃疡伴HP阳性患者TG、ApoA1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HP阴性患者,P<0.05。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H期)与疤痕期(S期)的TG水平较活动期(A期)显著回落,P<0.05;HDL-C和ApoA1水平较发病初期显著回升,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血脂水平有显著变化,用血脂水平来判断、监测病情有一定的可行性。
黎运西林超群汤红峰申可谢健敏周远青罗建伟陈文智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血脂水平
血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及血脂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阻法、酶耦联比色法、免疫比浊法、终点比色法对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1例白细胞减少症和35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检测。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TG水平与健康人及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TC、L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TG呈正相关(P<0.01),与TC、LDL-C、LDL-C、ApoA1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血脂浓度检测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评估有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的TG与低水平的TC、LDL-C、LDL-C、ApoA1提示较为严重的病情。
黎运西胡允兆汤红峰石大宇林超群李冰
关键词:血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
强脉冲光多波段联合应用对中重度痤疮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420 nm联合560/590 nm对痤疮患者炎性皮损和痤疮后红斑的疗效。方法:将4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强脉冲光420 nm联合560/590 nm治疗,对照组(22例)仅用420 n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炎性皮损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8%、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1);治疗组痤疮后红斑治疗总有效率(86.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47);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整体疗效的满意度分别为90.9%、63.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420 nm联合560/590nm治疗痤疮对患者的炎性皮损和治疗后红斑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颖郑秀芬汤红峰胡勇王瑞华黄昊
关键词:强脉冲光痤疮
α-防御素检测在消化性溃疡炎症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α-防御素(DEFA)评估消化性溃疡炎症情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20例,愈合期患者20例,瘢痕期患者22例,健康对照组31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DEFA,用RTPCR法检测DEF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用染色后激光扫描法检测全血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EU)。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的WBC、NEU、TG和DEFA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而TC、HDL-C、LDL-C、ApoA1、ApoB和DEF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活动期相比,愈合期的TG和DEFA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HDL-C和血清DEF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愈合期相比,瘢痕期中各检测项目的检测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各期患者的TG水平与DEF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47 0,P<0.000 1),而TC、HDL-C和LDL-C水平均与血清DEFA水平呈正相关(r=0.367 0,P=0.025 5;r=0.014 8,P=0.929 7;r=0.408 1,P=0.011 0)。结论用DEFA评估消化性溃疡炎症情况具有可行性。
黎运西林超群申可汤红峰谢健敏周远青罗建伟陈文智
关键词:Α-防御素消化性溃疡炎症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合并间质性肺炎(ILD)的预示及不良预后因素分析
间质性肺炎(ILD)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需要临床更为积极的治疗。本文分析多发性PM/DM患者发生IL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
吉苏云曾凡钦郭庆谭国珍汤红峰罗益金唐增奇韩燕芳
关键词:ILD皮肌炎间质性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