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榆平 作品数:9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第八届逻辑与认知国际会议报道(英文) 2009年 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逻辑与认知国际研讨会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内容涉及逻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和哲学,共同的目的在于发展中国的逻辑学研究及促进中国与国外逻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第八届逻辑与认知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日至4日在广州举行,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学者。会议录用了13篇论文作为发言稿,其中5篇特邀发言分别来自Edwin Mares、Greg Restall、HiroakiraOno、Mark Reynoldsand、Mihir Chakraborty。会议内容涵盖了证明论、逻辑与代数、博弈论、语言学和哲学逻辑。例如GregRestall的论文从确证与否证的角度来理解证明,并且考察这样的观点如何影响对证明结构及证明论的理解。在逻辑与代数的主题上,Hiroakira Ono教授着眼于在保持无穷交并下的代数完全性。哲学逻辑方面的论文有时态逻辑、信念逻辑、动态逻辑、条件句逻辑、模糊逻辑等。博弈论方面有对偏逻辑的博弈语义的考察。另外还有对论证理论的形式模型探讨。会议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肯定,为加强亚太地区逻辑学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会议主委会包括鞠实儿教授、Greg Restall、Hiroakira Ono和Mihir Chakraborty教授一致认为这样的合作与交流应该继续深入下去。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起所谓的亚太逻辑研究圈,从而更好地推进逻辑学在亚太地区的发展。 沈榆平关键词:大学逻辑 逻辑学家 哲学逻辑 整合非单调推理及时态推理(英文) 2007年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整合的推理模式ASP^X,它同时支持非单调推理及时态约束推理,本文展示了它的语法,语义及复杂性分析,除此以外,我们详细研究了它的一个实例化的框架ASP^(DLR),并举例说明其能够作为实时领域内常识推理的逻辑基础. 沈榆平 赵希顺关键词:非单调推理 一个带破圈启发方法的回答集编程系统(英文) 被引量:1 2008年 回答集编程(answer set programming,ASP)是一种回答集语义下的逻辑编程范例,可应用于非单调推理,叙述式问题求解等领域.本文为ASP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破圈启发方法与一种基部限制式前向搜索过程,所得到的系统称为LPS.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经典的ASP系统,LPS能够有效地解决处于相变难区域中的逻辑程序,通常这些程序被认为是计算困难的.除此以外,通过使用被称为动态变元过滤(dynamic variable filtering,DVF)的技术,LPS可以在计算过程中极大地缩小搜索树的尺寸. 沈榆平 赵希顺关键词:回答集编程 逻辑程序 相变 Canonical logic programs are succinctly incomparable with propositional formulas Canonical(logic)programs(CP)refer to normal logic programs(LP)augmented with connective not not.In this paper ... 赵希顺 沈榆平时态约束下的动作推理研究 关于动作的推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设计了许多动作语言用于描述动作及其效应。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在时态约束下的动作推理问题,更准确地说,我们将动作语言ε扩展成为一个可以描述时态... 沈榆平文献传递 第2届国际逻辑化方法建模广州国际研讨会 2007年 2006年9月24—27日,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第2届国际逻辑化方法建模会议在广州举行,学术牵头人为赵希顺教授。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等8个国家的15名国外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6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的24篇论文,涵盖了逻辑公式可满足性、非经典逻辑、模型检测、计算复杂性等多个主题。 熊明辉 沈榆平关键词:逻辑化 前提嵌套程序和基数约束程序的简洁性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直观地说,简洁性是指一个逻辑系统紧凑表示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关于简洁性的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讨论两类逻辑程序,即基数约束程序(Cardinality Constraint Programs,CCP)与前提嵌套程序(Nested Logic Programs,NLP)之间的简洁性。我们设计了一个从CCP到NLP多项式长度的等价翻译,这极大改进了Ferraris和Lifschitz提出的指数长度翻译方法,由此证明NLP至少与CCP一样简洁。 张燕 沈榆平 赵希顺NP逻辑系统的归约关系研究 逻辑系统在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科学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人们不但利用它们来对知识进行表示和推理,还非常关心它们之间的表达能力关系。表达能力比较的标准并不唯一。一种经典的标准是逻辑等价关系,可是在这种比较标准下,许多具有非常不同... 沈榆平关键词:逻辑系统 可满足性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2009年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和德国Paderbom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联合主办的第11届可满足性理论及其应用(SA佗008)国际学术年会于2008年5月12-15日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是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国际学术年会,也是逻辑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次顶级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首次在欧美之外的地区举办。 冯世光 沈榆平关键词:可满足性 人文社会科学 大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