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纯 作品数:31 被引量:150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更多>>
侧位颅骨X线片同一性认定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索应用颅骨侧位X线片进行性别鉴定和个体识别的方法。方法观察172例侧位颅骨X线片,其中男性109例和女性63例。应用ImageTool软件观察颅骨侧位数字化X线图像;分析24项颅骨测量性状和非测量性状指标,每一项指标用数字进行分类和评分,构建24项指标的分级和评分体系,评价各项指标的个体识别能力。结果各项指标的变异度和个体识别概率在0.4153~0.8809之间,每一例样本的24项指标联合编码是唯一的,24项指标理论上至少有9.03×1016种组合形式,累积变异度和个体识别率为0.999999999998,匹配概率为2.3066×10-12。结论24项指标具有较好的个体识别鉴别能力,部分观察指标可应用于侧位颅骨X线片性别判定。 林汉光 蒋丰慧 洪晓纯 陈锐 唐剑频关键词:X线片 蜗神经发育不良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以43例(60耳)CND患儿(4个月~10岁,平均2.6±2.8岁)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是否存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及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Chirp声诱发听性稳态反应(Chirp-ASSR)检测等结果。结果43例患儿中,26例(60.5%,26/43)为单侧病变,17例(39.5%,17/43)为双侧病变;仅7例患儿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50耳(83.3%,50/60)为蜗神经缺如,10耳(16.7%,10/60)为蜗神经细小;16耳(26.7%,16/60)伴面神经细小,8耳(13.3%,8/60)伴前庭神经异常。4耳(6.7%,4/60)仅伴前庭畸形为第一组,21耳(35%,21/60)合并耳蜗畸形或同时合并前庭畸形为第二组,35耳(58.3%,35/60)不伴内耳畸形为第三组。26耳(43.3%,26/60)ABR仅见波Ⅲ以前波形分化,随后波形消失;23耳(38.3%,23/60)ABR无波形分化;11耳(18.3%,11/60)可见分化不良的波V,其反应阈值为75~100 dB nHL。24耳(40%,24/60)DPOAE或/和CM引出,且第三组CND患儿DPOAE的信噪比(SNR)值和引出率均明显高于CND合并内耳畸形的第一、二组患儿。49耳ABR最大声输出时未引出波V的CND患儿中,41耳(83.7%,41/49)Chirp-ASSR可在不同频率不同程度引出,500、1000、2000和4000 Hz Chirp-ASSR平均反应阈分别为87.14±21.33、89.27±16.09、89.37±15.85和91.10±15.77 dB corHL。结论本组CND患儿多无明确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或病因,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高发于先天性单侧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可表现出听神经病的特征,ABR仅见波III以前波形分化,随后波形消失,Chirp-ASSR测得残余听力明显优于ABR检测结果。 钟梅芳 洪晓纯 李楚凌关键词:儿童 听神经病 多体位、多序列MRI非增强检查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诊断胎盘植入的非增强MR的有效体位和序列。材料与方法将69例超声及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纳入研究,通过3.0 T MRI两个体位、5个序列扫描,膀胱不同充盈状态成像。术前阅片观察图像质量并形成诊断,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影像对比,总结成像质量的可靠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例中67例成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与术后结果对比,多种体位及序列结合胎盘植入诊断敏感性96.7%(58/60),特异性77.8%(7/9),准确性95.7%(66/69);对穿透性胎盘植入仰卧位结合侧卧位及膀胱不同充盈像敏感性66.7%,单一仰卧位成像敏感性33.7%,二者具有较明显差异。结论 MR非增强扫描成像两个体位、5个序列成像能提供关于胎盘状态的丰富信息,膀胱不同充盈像结合体位变动能有效减少伪影及容积效应,提高成像质量;进一步客观准确的诊断出产前胎盘植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疗信息。 王强 王亚 洪晓纯 张建飞 龚苗苗 辛小燕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前置胎盘 一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临床与GLB1基因变异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一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患儿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对患儿家系进行检测,并应用Sanger测序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取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利用荧光法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结果先证者为一名2岁3个月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倒退,语言缺失,智力障碍和行为异常。WES检测到GLB1基因发生复合杂合错义变异NM_000404.2:c.1343A>T(p.Asp448Val)和c.1064A>C,(p.Gln355Pro)(GRCh37/hg19),分别遗传于母亲和父亲。GLB1p.Asp448Val变异未检测出β半乳糖苷酶活性,因此该变异为临床致病性变异。而p.Gln355Pro变异尚无报道,该变异位点位于β半乳糖苷酶具有催化活性的TIM barrel结构域,在正常人群数据库频率为0,多种计算机软件预测有害。先证者外周血白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酶残余活性为0,证明p.Gln355Pro变异也会导致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丧失,因此该变异被评估为临床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丰富了GLB1基因变异谱,为家庭遗传咨询提供了指导。 程双喜 王清明 陈霭信 周玲芳 洪晓纯 袁海明关键词:智力障碍 头颅超声与MR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头颅超声与MRI技术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超声科100例疑似新生儿颅内出血(2015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患儿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头颅超声和MRI检查,观察并记录病灶数、病灶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MRI检查对脑实质出血检出率95.0%、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93.8%、新生儿颅内出血总检出率93.0%,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65.0%、56.3%和79.1%(P<0.05)。MRI检查对1级脑室出血患者的检出率60.0%,显著低于超声检查的100%(P<0.05)。MRI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病灶检出率90.2%,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76.5%(P<0.05)。MRI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敏感度为93.0%、准确率为94.0%,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79.1%和82.0%(P<0.05)。结论:MRI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效果总体优于头颅超声检查,而头颅超声检查对低等级脑室内出血诊断时,具有MRI诊断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头颅超声与MRI联合运用将有助于提升诊断效果。 余勇 洪晓纯 郭红梅 吴斯瑶 黄秀玲 杨一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 MRI 磁共振平扫在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估及与增强扫描的比较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平扫序列在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后24 h末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磁共振平扫序列于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的4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治疗前、治疗24 h末均接受T2WI、T1WI、DWI及增强扫描序列检查。观察并比较海扶刀治疗前、治疗24 h末的肌瘤平扫各序列信号改变特点(T1WI、T2WI、DWI)、血流灌注情况、肌瘤术后T2WI信号改变体积、增强扫描后无灌注区体积及肌瘤ADC值。结果治疗24 h末,T1WI、T2WI及DWI序列信号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T1WI治疗前以等信号为主,治疗24 h末以信号略微增高为主;T2WI治疗前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治疗24 h末以信号增高为主;DWI术前以等信号为主,24 h末以不均匀信号略增高为主。所有子宫肌瘤患者经海扶刀治疗后,T1WI表现为信号略微增高,而T2WI术后信号变化较T1WI显著;术后T2WI信号变化区体积与术后增强扫描无灌注坏死区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 h末,肌瘤ADC值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平扫序列可用于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后24 h内疗效评价,对于术前T2WI以低信号为主的肌瘤术后T2WI序列信号增高较为明显,可以通过T2WI序列术区信号改变代替增强扫描判断肌瘤坏死区范围,T1WI及DWI序列信号变化可协助评估肌瘤术后治疗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洪晓纯 王忠 曾淑芬 郑晓林 刘宸宁 唐莉关键词: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海扶刀 CT后重建技术对小儿颞骨细微结构辨别效果 2012年 目的总结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高分辨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小儿颞骨细微结构的辨别。方法对正常25对耳行螺旋CT检查,归纳和总结重建方法及步骤。结果采用3项后处理方法均能良好的显示颞骨内的细微结构。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后3种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清晰、直观的显示小儿内耳及面神经管的三维结构,为耳鼻喉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信息,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很高的价值。 王忠 龚苗苗 洪晓纯 郭红梅关键词:颞骨 非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 王强 洪晓纯 王 结合实际工作中孕后期腹部多较膨隆,子宫肌层明显变薄,非增强扫描时判断胎盘与肌层的关系难度明显增大,单一体位扫描方式伪影及假象较多等诸多问题,开拓性提出采用两个体位、两种膀胱充盈状态,人为形成膀胱、子宫肌壁与胎盘之间动态对...关键词: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图像诊断 新生儿细小结肠X线和造影表现及相关疾病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小结肠消化道造影表现并分析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搜集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新生儿细小结肠共133例。均行腹部平片与消化道造影,并依据相关疾病分类分析X线下的肠梗阻程度与结肠管径,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观察相关疾病的特征表现。结果在133例细小结肠患儿中,先天性肠闭锁32例,先天性肠狭窄2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8例,腹膜和肠道炎性病变19例,单纯胎粪性肠梗阻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5例,巨膀胱细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1例。其中肠旋转不良以重度肠梗阻为主,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以中度和重度肠梗阻为主,而其他疾病以轻度肠梗阻为主,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的结肠横径最小,其次为肠旋转不良结肠,与其他相关疾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种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特征性的X线征象。结论新生儿细小结肠的X线检查可提示相关疾病引起肠梗阻和结肠狭窄的程度,以及相关疾病的特征性造影表现,可分析其相关病因,并作定性诊断。X线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林雁捷 郑晓林 王忠 王强 洪晓纯 龚苗苗关键词:X线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 结肠造影 表现为肿块影合并钙化的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2008年 洪晓纯 王忠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钙化 块影 乳腺积乳囊肿 体格检查 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