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3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管
  • 4篇增殖
  • 4篇细胞增殖
  • 3篇胆固醇
  • 3篇心肌
  • 3篇医学生
  • 3篇青年
  • 3篇青年教师
  • 3篇教育
  • 3篇教师
  • 3篇教学
  • 3篇固醇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血管

机构

  • 31篇南华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东莞市长安医...

作者

  • 31篇王刚
  • 8篇何平平
  • 6篇尹珊辉
  • 5篇唐振旺
  • 4篇刘厂辉
  • 3篇万娟
  • 3篇李颖庆
  • 2篇谭小进
  • 2篇邹瑾
  • 2篇曹燕
  • 2篇潘德锋
  • 2篇唐朝克
  • 2篇吴洁
  • 2篇宁国庆
  • 1篇徐竞鸥
  • 1篇刘云峰
  • 1篇占凡
  • 1篇莫中成
  • 1篇杨军
  • 1篇陈文昭

传媒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表型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巨噬细胞是体内的一种吞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不同表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发挥着不同作用。此外,减少促炎巨噬细胞亚群的局部增殖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是未来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关键。本文就巨噬细胞表型、表型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针对巨噬细胞表型调控的相关治疗途径展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石茗西江丽萍陈金智何平平蒋伟伟张杏霆王刚尹珊辉欧阳新平
关键词: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表型转化
胆固醇代谢的分子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胆固醇在人体内是一种发挥多效性作用的重要分子。虽然胆固醇的存在对细胞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过量却是有害的,因此维持胆固醇的平衡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关键。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血浆胆固醇浓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以及与胆固醇稳态有...
欧阳文韬王刚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等。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纳注射液60mg(1次/天)。每例于治疗开始前与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与心电图(ECG)检测。结果:两组心肌缺血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bg)、血浆D-二聚体(DD)均显著下降(P<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左玉姣李颖庆王刚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
主动脉夹层1例治疗体会
2012年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本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h内死亡率可高达50%。美国心脏协会2006年报道本病年发病率为(25-30)/100万,国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
王刚万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胸腔积液
荷叶碱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与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观察荷叶碱(NF)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性THP-1单核细胞,使用佛波酯(160 nmol/L)对其进行诱导,促进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并在5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下,使其荷脂形成泡沫细胞,进行常规体外培养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泡沫细胞内脂质成分,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表达情况。PPARγ抑制剂GW9662和LXRα抑制剂GGPP分别处理泡沫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荷叶碱对泡沫细胞PPARγ、LXRα和ABCA1表达的影响。结果荷叶碱显著减少泡沫细胞内的脂质成分,增加ABCA1表达与胆固醇流出水平。PPARγ抑制剂GW9662处理细胞后,显著降低了PPARγ、LXRα和ABCA1的表达。泡沫细胞在LXRα抑制剂GGPP处理下,也明显降低了LXRα和ABCA1表达。结论荷叶碱通过PPARγ/LXRα途径上调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内脂质蓄积。
邹瑾赵真旺吴洁王刚唐朝克
关键词:荷叶碱ATP结合盒转运体A1胆固醇流出肝X受体Α
浅谈科学研究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
生理学是医学生阐明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分子机制的学科。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分子调节机制被发现,不断地丰富了生理学的内容。作为医学生的基础课程,生理学教学必须紧跟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断改进生理学教学方式,将科研融入生理学的本科教学,用科研型的思维传递生理学的知识,促进生理学课程的发展。
左埒莲姜志胜曾国欧阳新平王刚何平平
关键词:生理学医学生
青年教师的人本化教育
2019年
在高等学校师资力量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容易忽视人本化教育,即忽视学生这一主体。人本化教育,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因此,在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高等院校应对青年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
左埒莲姜志胜曾国欧阳新平王刚何平平
关键词:人本化教育青年教师医学生高等教育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肿瘤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等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脑组织中表达异常,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将对MALAT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左埒莲欧孜杨雪瑶李婷何平平江丽萍王刚欧阳新平
关键词: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神经性疼痛
班主任在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医疗事业的改革,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培养任务的落实,有赖于大学班主任职能的行使。因此,班主任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左埒莲姜志胜曾国何平平欧阳新平王刚
关键词:班主任医学生青年教师人生观
苯乙酰谷氨酰胺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2025年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失衡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苯乙酰谷氨酰胺是一种肠道菌群苯丙氨酸代谢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苯乙酰谷氨酰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参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因此,针对苯乙酰谷氨酰胺的干预措施有望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该综述重点关注苯乙酰谷氨酰胺在几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陈菀于小华邹瑾王刚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肠道微生物动脉粥样硬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