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可铮

作品数:26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成像
  • 6篇分子
  • 5篇血管
  • 5篇医学影像
  • 4篇双金属
  • 4篇顺磁性
  • 4篇金属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磁性
  • 3篇新生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医学影像学
  • 3篇影像
  • 3篇整合素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教学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黑龙江省肿瘤...

作者

  • 25篇王可铮
  • 17篇申宝忠
  • 7篇王凯
  • 6篇孙夕林
  • 5篇吴丽娜
  • 4篇张同
  • 4篇卜丽红
  • 4篇赵东亮
  • 3篇李伟华
  • 3篇徐万海
  • 3篇王丹
  • 3篇张令波
  • 3篇曹绍东
  • 3篇董庆
  • 3篇黄涛
  • 2篇李雅杰
  • 2篇董丹丹
  • 2篇顾云燕
  • 2篇常志强
  • 2篇黄涛

传媒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节能技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影像组学定性算法构建癌症临床指标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影像组学定性算法构建癌症临床指标评估系统,其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多维度患者临床数据,其中,多维度患者临床数据包括:患者的术前多模态医学影像图谱和临床数据;特征提取与优选模块,与数据输入模块连接,...
戚丽霜刘宜鑫王可铮顾云燕赵文媛常志强杨丽萍李昕李梦玥亓海涛
文献传递
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研究
目的:利用近红外分子探针EGF-Cy5.5对人类乳腺癌MDA-MB-231(EGFR高表达)、MCF-7(EGFR正常表达)和MDA-MB-435S(EGFR阴性表达)的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进行活体荧光成像,探讨近红外光学...
王可铮
关键词:乳腺癌近红外荧光探针表皮生长因子荧光强度
一种锰钆杂合双金属顺磁性纳米粒子胶体及其在制备磁共振成像对比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钆杂合双金属顺磁性纳米粒子胶体及其在制备磁共振成像对比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设计、合成并评价了由锰元素和微量钆组成的杂化“双金属”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胶体。研究表明:本发明纳米粒子胶体的高弛豫率来源于纳米粒...
申宝忠王可铮吴丽娜
文献传递
IMPAX PACS在黑龙江省区域化医疗远程会诊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新型协同服务模式,加强垦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疗区域。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现有的影像数据归档,集成到IMPAX PACS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作为整个区域医疗的影像中心。通过IDC交换平台的延伸覆盖,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与XERO集成,可经网络调阅IDC中的影像,实现远程影像会诊。结果:建立基于IMPAX PACS的区域医疗;工程覆盖1家省会大医院和垦区2家综合性医院、5家二级医院、11家农场医院,实现联网医院间的影像学远程会诊。结论:PACS区域远程医疗系统的建立为基层百姓就医提供方便,影像学远程会诊可有效避免影像学重复检查,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王可铮赵东亮张令波张瑞董庆赵玉兰吴迪刘红丹于鑫文姚胜时越徐万海李雅杰申宝忠
关键词:PACS远程会诊
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析可行性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320排CT冠脉造影对分析冠状动脉轻度及重度狭窄患者斑块成分的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2年5月间我院1132例(62±12岁,42%女性)冠心病患者行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依据美国心脏协会16分段标准,分析每一例患者每一节段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CT斑块分型如下:Ⅰ型为钙化斑块,Ⅱ型为钙化为主的混合斑块,Ⅲ型为非钙化为主的混合斑块,Ⅳ型为非钙化斑块。比较不同狭窄程度组斑块类型差别。结果:共363例为冠脉血管正常人群,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共769例,其中管腔狭窄程度<50%的轻度人群为367例,重度狭窄组(≥50%)为402例。重度狭窄患者组冠脉血管混合斑块数量较多,而非钙化斑块相对较少(Ⅰ~Ⅳ型斑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2%,,39%,21%,18%),轻度狭窄患者组各斑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9%,29%,26%,16%(p=0.006)。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也不尽相同,重度狭窄人群组中混合斑块较多而非钙化斑块较少。320排CT冠脉造影可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进行分析。
董丹丹曹绍东卜丽红王可铮申宝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血管狭窄
疾病特异性靶点的多模式分子成像研究
申宝忠王可铮李伟华王凯卜丽红黄涛李任飞沙飞
该项目是以乳腺癌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铁蛋白受体为研究对象,在细胞水平及活体动物体内多方面探讨EGF-Cy5.5荧光探针与乳腺癌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结合特异性以及转铁蛋白标记的超顺...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治疗肿瘤诊断
对比3.0T磁共振全心冠脉非对比增强与对比增强成像对近中段冠脉狭窄判定的初步研究
王可铮申宝忠张同曹少东李琳刘芳赵东亮胡伟卓高超高康健
Effect of Nb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stability of β-type Ti-Mo alloys被引量:5
2015年
To develop novel β-type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a series of Ti-15Mo-xNb alloys(x=0,5,10 and 15,mass fraction in%)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using vacuum arc melting method.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Nb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stability of Ti-15 Mo alloy.Phase analysis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show that all the alloys consist of single β phase and the equiaxed β grain is refined 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These β-type Ti-15Mo-xNb alloys exhibit good plasticity and rather low compression elastic modulus(in the range of 18.388-19.365 GPa).After Nb addition,the compression yield strength of the alloys increases.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lloys decreases.The alloys exhibit obvious fibrous strip microstructure after cold compression deformation.The castability test shows that the castability of the alloys after Nb addition decreases and that of the Ti-15 Mo alloy is the highest(92.01%).
张令波王可铮徐丽娟肖树龙陈玉勇
关键词:NBCASTABILITYMICROSTRUCTURE
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表皮生长因子探针在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中的分子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Cy5.5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乳腺癌EGF受体(EGFR)特异性显像中的价值。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人乳腺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人乳腺导管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EGFR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A—MB-231和MDA—MB-435S对EGF—Cy5.5的摄取。建立MDA-MB-231和MDA-MB-435S裸鼠胸部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EGF-Cy5.5(1nmol/0.2ml)后,即刻进行NIRF活体成像,在不同时间点连续采集图像,利用ROI技术检测EGF-Cy5.5在MDA-MB-231和MDA-MB-435S肿瘤组织摄取情况,通过体外及活体阻断实验观察抗EGFR单克隆抗体C225对细胞摄取EGF—Cy5.5的阻断作用。对离体肿瘤进行荧光成像并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采用t检验比较肿瘤区与对侧正常区平均荧光强度及阻断实验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MDA—MB-231 EGFR阳性表达百分比为41.96%,MDA—MB-435S为0.1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MDA—MB-231对EGF—Cy5.5的摄取可被C225阻断,MDA—MB-435S对EGF—Cy5.5无特异性摄取。静脉注射EGF—Cy5.524h后MDA-MB-231肿瘤区平均荧光强度为(38220±3144)all,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区的(11980±1496)au(t=17.491,P〈0.01)及MDA—MB-435S肿瘤区的(11885±1144)all(t=17.600,P〈0.01)。用C225预处理后的MDA—MB-231肿瘤平均荧光强度为(10472±842)au,与MDA-MB-231未阻断组相比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t=16.772,P〈0.01);而阻断组MDA.MB-435S肿瘤区平均荧光强度为(11460±896)au,与MDA—MB-435S未阻断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4,P=0.551)。离体MDA-MB-231肿瘤内可探测到明显的荧光信号,HE染色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结论EGF-Cy5.5能与乳腺癌细胞的EGFR特异性结合,NIRF成像能实时、无创示踪EGF—Cy5.5在EGFR阳性肿瘤中的分布。
王可铮申宝忠李伟华王凯黄涛卜丽红王丹李任飞王知非马玉彦姬洪飞王波杨悦
关键词:分子探针技术
MR分子成像定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MR技术在提供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类技术又称为心血管MR(cardiovascularMR,CMR)技术。
申宝忠王可铮
关键词:MR技术疾病转化分子成像大血管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