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强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细胞
  • 2篇鼠肝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肝
  • 2篇免疫
  • 2篇肝脏
  • 1篇性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前...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细胞
  • 1篇特异性细胞毒
  • 1篇特异性细胞毒...
  • 1篇体外
  • 1篇前体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免疫

机构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国强
  • 4篇钟翠平
  • 3篇顾云娣
  • 2篇范强
  • 2篇傅继东
  • 2篇成令忠
  • 1篇张宏
  • 1篇黄辉
  • 1篇叶胜龙
  • 1篇张新华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树突状细胞与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生物免疫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树突状细胞(hepatic dendritic cell,HDC)的生物主疫功能及在肝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从肝脏和骨髓分离、培养DC,以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DC生物特性及免疫活性的差异。结呆 培养6~8d,骨髓 DC(BM-DC)有大量细胞从集落中释放,并呈成熟状态,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 class、MHC class Ⅱ及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都有较高水平表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表现出有强烈刺激T细胞增生的能力;而同时期的HDC具有非成熟DC的形态及功能特征,表面分子表达很低,无刺激T细胞增生的能力。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HDC具有BM-DC不同的生物特性可能是产生肝脏移植受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傅继东钟翠平王国强范强顾云娣张新华
关键词:肝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全文增补中
小鼠肝癌抗原粗提物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体外经Hepa1-6肝癌细胞株抗原粗提物致敏后,对特异性细胞毒 T淋巳细胞(CTL)的诱导作用。方法 自小鼠骨髓分离 DCs前体细胞,经 GM-CSF+IL-4培养、扩增;制备 Hepa 1-6小鼠肝癌细胞株抗原粗提物,体外脉冲DCs,检测DCs诱导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及特异性CTL的反应能力。结累和结论 经肿瘤抗原致敏的DCs组织相容性分子(MHC-Ⅰ、Ⅱ)及共刺激分子(B7-2、B7-1)表达明显增高,能诱导较强的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且能诱导Hepa 1-6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王国强钟翠平范强傅继东顾云娣黄辉叶胜龙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原细胞毒T淋巴细胞
全文增补中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被引量:4
1999年
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DC)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 APC) ,能强有力地激发静息的T细胞 ,是体内激活幼稚 T细胞的主要 APC。近年来 ,DC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倍受关注。本文对 DC的免疫学特性 ,DC与肿瘤的关系及其抗肿瘤作用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国强成令忠钟翠平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树突状细胞DC
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前体分离培养及影响其成熟因素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本次首次建立了从小鼠肝脏分离、培养、扩增肝树突状细胞(hepaticdendriticcel,HDC)前体的方法。采用经门静脉插管胶原酶二步循环灌流法及Perco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非肝细胞,得到含HDC前体组分,将其分三组培养:第一组加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GMCSF),待培养9天后,将细胞转移至鼠尾胶原上继续培养。第二组加入MrGMCSF培养,但细胞不转移。第三组为对照组,仅加完全培养液。结果显示:第一、二组细胞于培养4天可见有许多细胞集落形成,第一组细胞转移至鼠尾胶原上培养1天后,细胞集落减少,而培养液中DC密度明显增加,光镜和扫描、透射电镜观察证明培养HDC纯度达95%,第二组则无上述细胞释放现象。实验结果提示,HDC前体在体外受细胞因子刺激能大量扩增。
张宏钟翠平成令忠顾云娣王国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因子胶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