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存在治疗抵抗因素的单症状性夜遗尿儿童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对比存在治疗抵抗因素[隐性脊柱裂、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遗尿家族史、便秘、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单症状性夜遗尿患儿与无治疗抵抗因素的遗尿患儿在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遗尿门诊就诊的510例单症状性夜遗尿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基线情况、治疗抵抗因素相关测评指标、遗尿频次评估指标以及治疗周期和治疗结局。依据数据类型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0例患儿中,无治疗抵抗因素434例,为对照组;存在治疗抵抗因素76例,为抵抗组,包括合并隐性脊柱裂21例、ADHD 18例、遗尿家族史15例、便秘14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8例。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就诊时夜间遗尿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常需使用多种治疗手段(P<0.001)。治疗效果方面,抵抗组需更长治疗时间(P<0.001),且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仅隐性脊柱裂患儿治疗结局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治疗抵抗因素的单症状性夜遗尿患儿症状重,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
- 李博雅李娇杨博唐耘熳毛宇覃道锐陈绍基王学军
- 关键词:儿童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小儿肾上腺区肿物切除术6例报告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小儿肾上腺区肿物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9年10月~2022年3月我们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切除6例小儿肾上腺区肿物。取健侧60°卧位,采用两机械臂操作,视情况增加辅助操作孔。钝锐结合显露肿瘤后注意辨识肿物滋养血管,采用丝线或生物夹夹闭离断肿瘤血管;充分游离肿瘤,将整个肿瘤完整切除。较小标本经稍扩大操作孔取出,较大标本经下腹部另外切口取出。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40 min,平均133.3 min。出血量15~50 ml,平均31.7 ml。术后2例未放置引流管,其余4例放置引流管4~8 d,平均5.5 d。术后住院5~15 d,平均8.7 d。除1例术后出血,其余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6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6.7月,复查CT无肿瘤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小儿肾上腺区肿物切除术安全,效果满意。
- 李娇覃道锐毛宇王学军杨博李博雅陈祝唐耘熳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小儿肾上腺肿瘤
- ASK1-P38α/JNK对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肺血管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中ASK1-P38α/JNK在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动物模型肺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怀孕后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膈疝组和膈疝+西地那非干预组3组,通过HE染色检测胎肺发育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各组胎肺中的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P38α)、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胎肺的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ASK1、MAPK激酶3(MAP kinase kinase 3,MKK3)、P38α、MAPK激酶4(MAP kinase kinase 4,MKK4)及JNK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成功获得对照组4只孕鼠50只活胎、膈疝组6只孕鼠84只活胎,干预组4只孕鼠37只活胎。HE染色后与正常组相比,膈疝组的肺明显发育不良及血管重构,干预组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SK1、P38α、JNK在各个组中均有表达,定位在肺叶边缘、气管、气管软骨、周围结缔组织、发育不良全肺叶及部分血管。qRT-PCR显示,ASK1与上游DAXX、下游P38α和JNK均呈正相关(r=0.778、P<0.001,r=0.816、P<0.001和r=0.284、P=0.044),ASK1的mRNA表达量升高导致了下游P38α和JNK升高。DAXX中,膈疝组和干预组均较对照组升高(1.28±0.41、1.31±0.30比1.00±0.20,P<0.05);ASK1中,膈疝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51±0.70比1.00±0.23,P<0.05);MKK3中,干预组较对照组和膈疝组升高(1.21±0.32比1.00±0.18、0.97±0.35,P<0.05);MKK4中,干预组较对照组和膈疝组显著升高(1.52±0.40比1.00±0.25、1.19±0.38,P<0.05)。结论在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动物模型肺中,肺发育不良可能与MAPK通路中的ASK1-P38α/JNK上调有关。
- 谭诚黄晓松靳茜雅侯昉李瑶悦刘文英王学军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除草醚
- 彩铃业务系统的系统优化和性能测试
- 彩铃业务作为重要的电信增值业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现有的承载网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业务要求,现有彩铃业务系统的性能不能满足多用户的业务处理,其功能缺少个性化设置等。 本文针对上述...
- 王学军
- 关键词:数据流个性化设置
- 文献传递
- 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在尿道下裂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在尿道下裂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7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尿道下裂再手术修复中应用MAGPI手术的31例患者资料,阴茎头区域修复采用MAGPI手术,术中再根据其合并的并发症情况选择相应的尿道下裂修复术式进行手术修复。术后随访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尿道下裂阴茎外观客观评分(HOSE)和自由尿流率。结果本组患者共31例,随访时间7个月~11.5年,中位随访时间6.2年。年龄在2岁6个月~24岁2个月,中位年龄5.3岁。HOSE评分(满分16分计)术前7~16分,平均(11.6±2.3)分;术后12~16分,平均(15.5±0.9)分。改良HOSE评分(满分20分计)术前11~19分,平均(15.4±2.2)分;术后16~20分,平均(19.4±0.9)分。HOSE及改良HOSE评分术前与术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例获得术后3个月以上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Qmax)8.7~29.5 mL/s,平均(14.3±5.4)mL/s。结论MAGPI术式应用于尿道下裂再手术阴茎头区的修复可获得较好的尿流率及阴茎外观的改善,术后相关并发症率不高,手术安全有效。
- 彭康洁杨博覃道锐王学军毛宇陈绍基唐耘熳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流率并发症
- 基于尿道下裂手术皮瓣转移思路矫治隐匿阴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尿道下裂手术皮瓣转移思路矫治隐匿阴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收治的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尿道下裂手术皮瓣转移思路的改良手术方式。统计分析2组术后皮瓣缺血、水肿、皮肤裂开等近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阴茎外观的Boemers评级(良好、一般、不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的瘢痕增生情况(轻度、中度、重度)及阴茎整体外形情况(塔形、圆柱形、倒塔形)。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98例患儿,年龄2.5~13.7岁,平均6.4岁。对照组103例,试验组195例。所有入组患儿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4 d出院,平均恢复时间3~4周。术后随访时间均>6个月。对照组术后出现皮瓣缺血2例(1.9%),皮肤裂开3例(2.9%),试验组术后2例(1.0%)患儿出现皮肤裂开,2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5/103)vs.1.0%(2/195),P>0.05]。试验组Boemers评级"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3.3%(182/195)vs.71.8%(74/103),P<0.01]。试验组VSS评估的中重度瘢痕增生的比例小于对照组[6.2%(12/195)vs.26.2%(27/103),P<0.01]。试验组阴茎整体外形呈接近正常阴茎的圆柱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5%(159/195)vs.60.2%(62/103),P<0.01]。结论:基于尿道下裂手术皮瓣转移思路矫治隐匿阴茎的改良术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更注重皮瓣的整体规划及筋膜层的张力分布,可更有效解决隐匿阴茎皮肤覆盖不足的问题,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外生殖器外观自然且更接近正常,手术效果确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 蔡永川黄朝友王炜唐耘熳刘愉朱志全王学军
- 关键词:阴茎疾病隐匿阴茎尿道下裂皮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