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纳米氧化镁合成过程中颗粒粒度及形状控制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化学沉淀-热分解法,合成粒度在20~120 nm的氧化镁粉体。采用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纳米氧化镁的粒度和形状的控制因素对纳米氧化镁颗粒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源及分散剂的种类、沉淀反应温度、样品干燥方式都是影响氧化镁粒度和形状的重要因素。在以Mg(NO3)2为镁源、n(Mg2+):n(OH-)=2:1、沉淀温度为30℃、体积分数为8%的乙二醇为分散剂、微波低火干燥2 min条件下,得到平均粒径为40 nm的氧化镁产品。前驱物的形状与产物纳米氧化镁的形状存在对应关系。
- 朱一民王小宇韩跃新
- 关键词:纳米氧化镁粒度控制
- 响应面法优化微细粒钛铁尾矿絮凝沉降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某选矿厂钛铁尾矿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属于微细粒级尾矿,脱水难度较大。针对其沉降慢的问题,进行了絮凝剂选型试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计算各个沉降时间的固体浓度、沉降速率和极限底流浓度,探究了矿浆浓度、絮凝剂浓度、絮凝剂单耗对絮凝沉降的影响,并对目标因素进行优化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1800万分子量的APAM絮凝沉降效果最好;单因素试验中最佳矿浆浓度为6%,最佳絮凝剂浓度为0.02%,最佳絮凝剂单耗为25 g/t;各目标因素在响应面试验的最优值分别为5.58%、0.02%、24.19 g/t,此时得到最大极限底流浓度为64.77%。在此基础上进行3次平行验证实验,试验均值为64.71%,与预测结果近乎一致,显示此试验流程得到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微细粒钛铁尾矿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 张艺邺王小宇康长科崔宝玉崔宝玉宁琴
- 关键词:絮凝沉降
- 浓密机给料井结构优化及模拟仿真研究现状
- 2024年
- 高效浓密技术具有高效率、占地少及指标良好等优点,作为浓密机的核心部件,给料井对浓密机运行效果影响很大。基于此,从给料井结构优化和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两方面对给料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①给料井是浓密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结构合理的给料井能够提升浓密机的运行性能,降低溢流固体含量、提高底流浓度并减少絮凝剂单耗。②稀释给料井内料浆有利于絮凝,合理的剪切率和停留时间能够促进絮凝作用,挡板结构和封闭式排料有利于布料均匀,可调控的稀释结构有利于增强给料井的工艺适应性。③CFD方法模拟实验是研究给料井的有效手段之一。提高模型精度,并采用实验与模拟相互验证方式逐步完善CFD方法,能够为给料井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④强化给料井内的絮凝作用,优化药剂添加位置,利用可调控自稀释技术,提高给料井适应性及利用CFD方法模拟工业全尺度给料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 王小宇崔宝玉崔宝玉张云海康长科
- 关键词:浓密机结构优化计算流体力学絮凝
- 黑龙江某铜钼混合精矿絮凝沉降性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黑龙江某铜钼混合精矿矿物成分复杂,矿样中-30μm粒级含量占45.56%,微细颗粒含量高,该精矿因成分复杂且微细粒含量高导致精矿浓缩池的絮凝沉降作业面临着沉降慢、溢流浊度高的巨大难题。为探究该精矿的絮凝沉降性能及相关机理,首先,对该样品进行单因素絮凝沉降试验,以沉降高度和上清液浊度为指标考察絮凝剂分子量、絮凝剂浓度、絮凝剂单耗量、矿浆浓度和矿浆pH值对其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其次,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沉降产物进行分析,探究矿物颗粒与絮凝剂之间的配位模式和作用方式;最后,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样品中各矿物与絮凝剂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关系。物理结果表明,该样品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分子量1000万、配制浓度1.60‰、单耗量25g/t、矿浆浓度25%和矿浆pH=11时絮凝沉降效果最优;红外谱图分析结果表明,APAM与矿物表面发生了氢键吸附和化学吸附;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4种主要矿物与APAM的絮凝吸附均为自发过程,且APAM分子在4种矿物表面均紧密分布,而水分子主要分布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微细粒铜钼混合精矿的絮凝沉降工艺及新型絮凝剂分子的设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刘克爽康长科崔宝玉赵强王小宇
- 关键词:絮凝沉降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动力学模拟
-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性能研究
- 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除了具有普通氧化镁的性质和用途外,由于粒子进入纳米尺度,使纳米氧化镁因纳米粒子所共有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具有一系列普通氧化镁所不具备的性质,从而...
- 王小宇
- 关键词:纳米氧化镁晶型控制剂红外吸收
- 文献传递
- 北营铁尾矿动态沉降试验研究
- 2023年
- 为了提高本溪北营铁尾矿的浓密效果,开展了以动态沉降试验为主、静态沉降试验为辅的试验研究。首先进行静态的絮凝剂优选试验,以澄清层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和固体质量浓度为指标,探究絮凝剂类型、陈化时间、絮凝剂质量浓度对絮凝沉降的影响;再运用动态浓密装置,在连续入料和给药的情况下,以堆积速度、溢流含固量和底流质量浓度为指标,探究矿浆质量浓度、入料速度、加药速度对絮凝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沉降试验中,在陈化时间24 h、质量浓度0.3‰时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比工厂现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在3 min时,尾矿沉降趋于稳定,此时的澄清层界面高度为42 mm,沉降速率为0.03 mm/min,固体浓度为70.24%;在矿浆质量浓度14%、入料速度0.4 L/min、加药速度12 mL/min时,铁尾矿的动态沉降效果最好,此时的溢流含固量为279 mg/L,底流质量浓度为68.05%;相同条件下的工厂现场絮凝剂动态沉降效果较差,溢流含固量为282 mg/L,底流质量浓度为62.32%。
- 张艺邺崔宝玉王小宇马聪玉宁琴李强
- 关键词:铁尾矿絮凝沉降
- 菱镁矿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工艺研究
- 以辽宁海城菱镁矿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在菱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探索制备氯化镁、再由氯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工艺路线。采用煅烧方法,将菱镁矿制成轻烧镁、加酸浸出、过滤除杂后,制成镁盐溶液。然后采用液相沉淀-热分解法...
- 王小宇朱一民韩跃新张馨文
- 关键词:菱镁矿纳米氧化镁
- 文献传递
- 聚丙烯酰胺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策略被引量:9
- 2022年
-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矿物加工领域的一种外加剂,在不同工艺环节中具备不同的用途。本文分别介绍了PAM作为浓缩絮凝剂、选择性絮凝剂、过滤助滤剂以及其他用途药剂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PAM具有不同用途特点,据此提出了药剂混用技术、PAM改性技术、改性PAM+药剂混用技术和PAM降解技术等,同时总结了PAM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方法,新的检测手段将不断完善PAM的作用机理。针对PAM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高效的药剂配置、自动添加技术以及正确的加药顺序等都是PAM精细化使用的有效手段。通过总结和梳理PAM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多种应用和策略,不仅对PAM的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还对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 崔宝玉王小宇张云海沈岩柏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矿物加工絮凝剂选择性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