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信用
  • 3篇征信
  • 3篇金融
  • 2篇互联网
  • 1篇信管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不对称问...
  • 1篇信用报告
  • 1篇信用代码
  • 1篇信用评级
  • 1篇信用体系
  • 1篇信用体系建设
  • 1篇增值税
  • 1篇增值税转型
  • 1篇增值税转型政...
  • 1篇债券
  • 1篇债券市场
  • 1篇征信管理
  • 1篇征信系统
  • 1篇征信业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8篇王希军
  • 4篇李士涛
  • 1篇金兵兵
  • 1篇姜庆东
  • 1篇刘田军
  • 1篇张国柱

传媒

  • 5篇征信
  • 2篇中国金融
  • 1篇吉林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外双评级制度实施情况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双评级制度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被普通采用。不同国家债券市场双评级制度的开展情况表明,该制度在推动力量、适用范围、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我国有重要启示。结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现状及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应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监管主体地位,在债券市场上选取部分债券产品进行试点,尝试引入投资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双评级制度在我国的推行。
王希军李士涛金兵兵
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市场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06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就我国是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等问题,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目前作为决策层的火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都表态要加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体系。鉴于此,本文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及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比研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希望这些研究能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提供一此有益的参考。
王希军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体系金融监管部门决策层计提
辽宁省“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策效应调查被引量:7
2006年
王希军刘田军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农产品加工业
对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建设、征信行业监管、地方信用创建和行业信用建设等多项内容。随着全国信贷征信体系的日益完善,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也存在信用信息尚未有效整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因此,应协调发挥地方政府、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作用,促进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王希军李士涛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关于200位查询者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调查发现,个人信用报告在查询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主要是:对被征信人的数据信息保护不够,银行对信用报告缺乏合理、合规、专业的解读,对被征信人的信用评价没有统一标准,被征信人对自身的信用报告使用保护意识不强等。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金融机构贷款前使用信用报告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征信知识的培训;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和深度,提高国民信用履约意识等,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
王希军姜庆东
关键词:个人信用报告
机构信用代码应用工作出现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2013年
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机构信用代码工作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机构信用代码工作是一项受国家预防腐败局委托,由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信用工程,对推动落实账户实名制,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但随着机构信用代码工作进一步深入,相继出现应用工作缺乏强制性约束手段,缺少有效规范操作,欠缺配套制度,缺乏信息更新长效机制,机构信用代码信息准确性、安全性欠缺等问题。针对代码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明确代码工作的法律效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实时更新,提高信息录入质量,增强信息主体安全,进一步拓展代码应用领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机构信用代码影响的广度深度。
王希军张国柱
关键词:征信管理
互联网金融推动征信业发展被引量:38
2013年
数据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依赖征信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将提高金融的包容水平。
王希军李士涛
关键词:互联网征信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征信系统
基于征信视角的P2P行业风险防范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P2P由于面临征信困境而出现多起风险事件。我国要从现有的征信数据基础出发,设计出针对P2P行业的征信服务体系;要从完善征信数据体系、提升征信业的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和加强对P2P行业征信业务监管四个方面出发,助推P2P行业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王希军李士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征信金融风险防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