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苓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汉语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山楂树...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语法化
  • 1篇语义
  • 1篇山楂
  • 1篇山楂树
  • 1篇山楂树之恋
  • 1篇同现
  • 1篇族裔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现代汉语
  • 1篇现代汉语介词
  • 1篇介词
  • 1篇句法
  • 1篇华语教学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王延苓
  • 4篇王汉卫
  • 2篇凡细珍
  • 2篇邵明明

传媒

  • 2篇华文教学与研...
  • 2篇第四届两岸华...
  • 1篇电影评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初级阶段留学生个体背景与阅读表现的关系
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142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阅读测试和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留学生的文化圈背景、华裔背景、汉语方言背景三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与阅读测试表现的关系.研究...
王延苓王汉卫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文献传递
华文水平测试总体设计再认识--基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调查数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海外华裔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上都同一般的外国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以一般外国人为考试对象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在海外华裔这个语言群体上的适用性存在着问题(陈宏,1995;任杰等,2002).为此,暨南...
王汉卫凡细珍邵明明王延苓吴笑莹
关键词:华语教学
文献传递
解读“红色山楂树”的象征意义——观电影《山楂树之恋》后的思考被引量:6
2010年
一部《山楂树之恋》,一段悠扬回荡的音乐,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真情真爱的思考。故事巧妙地借助于各种暗示、隐喻和烘托的具体手法,用一棵开红色花的山楂树来象征纯洁、热烈而美好的爱情,给观众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领略到无比的含蓄美和神韵美。
王延苓
关键词:山楂树
现代汉语介词“把”“给”同现套用句的研究
在前人对“把”字句和“给”字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介词“把”和“给”的同现套用现象进行了充分描写和解释,以期能够填补当前对此现象研究的空白。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
王延苓
关键词:句法语义语法化
文献传递
初级阶段留学生背景与阅读测验表现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99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阅读测试和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方言背景、族裔背景以及汉字文化圈背景三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与其阅读测验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阶段,族裔背景不是决定汉语初学者阅读测验表现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而方言背景和汉字文化圈背景才是影响其阅读能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面向不同个体背景汉语初学者的汉语教学,实际上属于不同性质的教学。因此,对于汉语初学者,应根据其个体背景因素的差异来合理分班,并根据相应群体,采用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测试等。
王延苓王汉卫
华文水平测试总体设计再认识——基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华文水平测试海外需求调查的结果 ,本文对华测的总体设计思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包括华测的基本性质、华语标准、华测能力标准、华测拟突出的内容与特色等。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论证了以汉字为落脚点的华测能力等级的建立。
王汉卫凡细珍邵明明王延苓吴笑莹
关键词: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