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宝 作品数:18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教研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八角红外光谱的反向人工神经网络鉴别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获取样品红外指纹图谱,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ANN)建立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红外指纹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鉴别八角茴香和伪八角,与传统鉴别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但更直接和快速。该方法可为八角茴香的鉴别提供借鉴和参考。 汤彦丰 王志宝 甄攀 范国强关键词:HOOK F 红外光谱 中草药大黄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光谱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41种大黄进行图谱扫描,为大黄的生药鉴定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近红外光谱进行压缩,减少训练时间,再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进行鉴别。[结果]NIR光谱经小波变换压缩后,将光谱变量从700减少到44个,用小波压缩的NIR光谱输入到聚类树鉴别模型,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大黄正伪品进行了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82.93%。[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鉴别分析技术,可用于大黄中药的质量控制。 汤彦丰 侯占忠 王志宝 范国强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聚类分析 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1 2013年 优选南五味子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考察南五味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分别考察南五味子多糖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南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80℃;南五味子多糖对DPPH.、.O2-及.OH具有清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微波辅助提取南五味子多糖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南五味子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谭晓虹 王志宝 李雪 金凤 张丹参关键词:南五味子 多糖 正交试验 微波提取 抗氧化 紫花地丁的红外光谱和径向基神经网络鉴别 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42种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样品,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对红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野生紫花地丁和栽培紫花地丁,正确率达到95.24%,可以用来进行紫花地丁的质量控制。 汤彦丰 侯占忠 王志宝 甄攀关键词:CAR 红外光谱 大黄酚及中药复方中大黄酚药动学研究 谭晓虹 张丹参 王志宝 姜华 汤彦丰 王书华 史宝林 安芳 该研究为传统医药现代化领域基础研究,旨在探讨大黄酚的药动学过程,以促进合理用药。实验中将动物随机分组,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经颈动脉插管取血,所得血浆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确定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测定血浆中大黄酚的...关键词:关键词:大黄酚 药动学 动物实验 坝上油菜蜂花粉中脂肪油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004年 梁惠花 刘晓河 王志宝关键词:蜂花粉 脂肪油 超声技术 稳定性 口蘑中多糖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对天然黑口蘑、天然杨树口蘑及人工培植的杨树口蘑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 :多糖含量天然杨树口蘑高于人工培植的杨树口蘑 ,人工培植的杨树口蘑略高于天然黑口蘑。 王志宝 梁惠花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口蘑 多糖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2014年 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学科特点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谭晓虹 王书华 张利民 杨辉 田嘉铭 王志宝关键词:药学 有机化学实验 天然口蘑及人工培植口蘑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建立口蘑中多糖的测定方法。方法 :经苯酚 -硫酸显色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λmax =4 90nm。结果 :多糖含量 ,天然杨树口蘑为 1 4 .0 8%,RSD =2 .2 4 %;天然黑口蘑为 9.2 0 %,RSD =2 .1 3%;人工培植口蘑为 1 0 .90 %,RSD =2 .0 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准确可靠。 王志宝 梁惠花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口蘑 多糖 中草药大黄的小波变换红外光谱的聚类分析鉴别 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41种不同品种大黄(Rheum palmatum L.)红外指纹图谱,建立了中草药大黄的红外指纹图谱,运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近红外光谱进行压缩,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减少训练时间,结果与传统鉴别的结果基本一致。红外光谱法可用于中药大黄的质量控制,为中草药大黄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汤彦丰 侯占忠 王志宝 范国强关键词: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