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民

作品数:2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产业结构
  • 5篇企业
  • 4篇主导产业
  • 3篇政府
  • 3篇市场结构
  • 3篇资产
  • 3篇经济运行
  • 3篇交易
  • 3篇产业结构变动
  • 2篇企业规模
  • 2篇住宅
  • 2篇住宅建筑
  • 2篇专用性
  • 2篇专用性资产
  • 2篇资产专用性
  • 2篇经济学
  • 2篇建筑
  • 2篇交易费
  • 2篇交易费用
  • 2篇规模经济

机构

  • 20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0篇王忠民
  • 6篇朱争鸣
  • 4篇邵崇
  • 1篇马建堂

传媒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开放时代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管理世界
  • 2篇天府新论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年份

  • 1篇1991
  • 4篇1989
  • 9篇1988
  • 4篇1987
  • 2篇198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寻租:引致中国经济运行扭曲的诱因被引量:1
1989年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在问题丛生、矛盾频现的艰难竭蹶时期。面对这种纷繁局面的诘难,许多理论工作者对某一或某些方面给予了精辟透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寻觅出一条明晰的理论链条将这些现象贯穿性的解释清楚。带着这一难题,我们在研究和思考的探索中,借鉴西方学者提出的“寻租”理论,分析寻租行为在中国的表现和在经济运行中的歧导作用,从而得到了令人茅塞顿开的结果:寻租,引致中国经济运行扭曲的诱因。本文将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寻租行为对我国经济运行扭曲的歧诱;产生“租”的根源;克治“租”和寻租行为的政策性建议。
王忠民
关键词:寻租行为寻租理论中国经济运行政策性建议经济人
全社会行为的短期化:目前中国的一大特征
1988年
一、现象与影响 生产企业行为短期化,这是前两年经济学界用来概括企业追求短期收入最大化的一个新术语。然而从目前来看,行为短期化并不仅仅囿于企业行为一隅,而是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可谓“此君无处不在”。 生产领域,不少企业在短期效用上大加攀比,分完吃光,消费第一;懒于创新,惰于改造;无论是国家、集体和个体投资,大都以“短平快”为核心。科研机构纷纷以小巧玲珑、简便易行的项目为重心,基础研究则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某些高校的兴趣,已转移到多办一些能够提高收入的短期培训班上,甚至搞名为办班实为出售文凭。
王忠民
关键词:社会行为收入最大化行为短期化经济学界短期培训班
论企业、产业的规模经济
1988年
规模经济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力经济学范畴,也是经济效益得以发挥的一个主要源泉,同时还是社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的主要机制。本文拟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次上分析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这里所说的企业规模,是指生产同样产品的若干生产线(或者说工人),或者处于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水平阶段的若干生产线(或者说工厂)
王忠民宋田林
关键词: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变动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经济学范畴专用性资产
论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合理化的实现条件
1986年
1984年底因信贷膨胀而导致的投资规模剧增的势头经一年紧缩的努力已经被有效地控制住了。一度出现的尖锐的社会总需求增大的矛盾业已基本得到解决,曾经相当倾斜的卖方市场开始向局部买方市场转变;财政的实力在逐步加强,银行的调控行为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的各种调节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化。在体制改革这一基本态势下。
朱争鸣邵崇王忠民
关键词:投资决策权社会总需求卖方市场
对国有资产隐形流失的透视
1991年
本文认为,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以无偿占有的形式放弃本属自己的资产收益,形成了国有资产收益的空洞。资产收益流失所引致的矛盾,一是招来逐利者,将应属于所有者的收益据为已有;二是造成要素市场残缺不全,成本高昂,规则混乱。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产权明晰下的市场配置。
王忠民
关键词:国有资产收益资产市场土地交易拨改贷
中观投资行为的失误——新机制下投资膨胀病因之所在
1986年
投资规模的膨胀,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58年、70年、78年三次大的膨胀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去年新酿的膨胀与前几次相比,虽然在座标图上有着相类的曲线,但其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都是大相径庭的。因而不可在成因上相提并论、在对策上如法炮制。 (一) 如所周知,旧的体制是一元性的,即投资主体由中央政府一手独揽。
王忠民邵崇朱争鸣
关键词:中观主导产业中央政府
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弊病及其改革被引量:1
1988年
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状况及其改革的目标模式。作者认为,我国目前企业的组织制度是一种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相混合的制度,它是与企业的本意相悖的。这种混合型的组织制度,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弊病:如拉长生产周期,增大资金占用,分散企业家经营精力;阻碍劳动力要素的流动等等。作者提出了强化企业功能并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终极目标,并建议采取由企业内的富裕人员承包企业的社会职能的办法,首先使企业内的生产和社会两大功能分离,然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功能完全由社会承担的过渡办法。
王忠民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保障社会功能劳动力要素
论我国产业组织的调整
1988年
我国产业组织的调整贯穿了社会主义建设近40年的历程,而且起伏很大。我国产业组织调整概括地说,有三个特点:其一,任何一次调整,都是由政府所决定和推行的,而不是由企业自发、自觉地进行的;其二,这种调整总是在产业组织中的问题积重难返之时才出台;其三,我们的调整重点落脚在“增量”上。
王忠民
关键词:产业组织调整企业集团社会主义建设产业结构变动
关于我国主导产业歧误成因的分析
1987年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轮,在它的带动下,整个经济才能发展;同时主导产业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产业结构的契机,产业结构必须以它为核心。但是,主导产业的这些积极效应都必须是在其选择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一前提下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如果主导产业选择不当,发生了歧误,那么它只能带来负效应。根据对实际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就是处在“误入歧途”的状态之中,亟待纠偏匡谬。
王忠民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住宅建筑
产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问题
1988年
内容提要: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规模经济及其制约因素,并从中国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企业规模小型化,从而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问题。作者认为,制约规模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 (1)企业成长效益; (2)管理要素的创新;(3)交易费用; (4)外部供给效应。目前我国企业规模小型化的趋势,使市场的集中度下降,而且还俘随着经济的分散化,这使得规模经济效益难以保证。作者提出,小企业应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与大企业形成垂直式分工体系,形成'综合'的规模经济;二是小企业之间实现水平式的横向联合。此外,还应通过加强竞争,促进企业的规模经济。
朱争鸣王忠民
关键词:交易费用管理要素资产专用性企业合并专用性资产分工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