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怀中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经典释文
  • 4篇《经典释文》
  • 3篇异读
  • 2篇音系
  • 2篇语言
  • 2篇声母
  • 2篇秦腔
  • 1篇得失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新中国成立以...
  • 1篇易俗社
  • 1篇语言特点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语言文字学
  • 1篇韵文
  • 1篇声类
  • 1篇诗歌
  • 1篇书评
  • 1篇文字学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王怀中
  • 1篇胡安顺

传媒

  • 1篇中国语文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戏曲研究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部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力作——梁光华《汉语汉字论稿》读后被引量:1
2002年
梁光华先生的《汉语汉字论稿》一书 ,收录了梁先生近年来的论文四十篇 ,内容涵盖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词汇学、方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本书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注意发掘新问题 ,开拓新思路 ;2、占有丰富的材料 ;3、科学的研究方法 ;4、注意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 ,均表现出梁先生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敏锐的视角 ,是一部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力作 ,一部值得语言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一读的好书。需要商榷的一点是轻重唇音的分化时间问题 ,梁先生主张二者分化开始于唐末 ,完成于宋初《集韵》时代 (公元 1 1世纪初 )。而笔者则认为二者的分化应开始于南朝末年至唐代初年 (公元 6世纪末至 7世纪初 ) ,完成于唐代中期。
王怀中胡安顺
关键词:语言文字学书评
《经典释文》唇音声母研究
《经典释文》是一部汇集汉魏六朝注释家对先秦经书的注音及释义的著作,是书广泛收集了汉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音切及训诂资料,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有着重的作用.该文从《经典释文》的唇音字入手,对该书中所有的唇音反切和直音进行了穷...
王怀中
关键词:经典释文分化异读
浅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秦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秦腔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甘、宁、青、新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对多种地方戏尤其是梆子戏影响重大,被称作"中国梆子戏的鼻祖"。清乾隆以来,人们对秦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没有形成体系。民国时期也有很多人对秦腔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成果卓著,
王怀中
关键词:易俗社戏曲改革汉调桄桄戏曲研究
秦腔中的歇后语
秦腔的用语尤其是对白用语大多是基层百姓的日常用语,为了表达需要,秦腔剧作中使用了有大量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可分为喻意型歇后语和谐音型歇后语两大种,其中谐音型歇后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中方言的某些特点。秦腔歇后语具有以下特...
王怀中
关键词:秦腔歇后语
江有诰古韵二十一部得失谈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从清代著名古音学家江有诰的古韵二十一部入手,结合段玉裁、王力的古韵分部来讨论江有诰古韵分部的得失.其古韵二十一部(如屋觉的分立、药部的分立、祭部的独立等)有很大的创造性,但同时又存着一些缺点,如质、物两部没有分立、脂微两部分立不够精确以及缺乏语音学的系统性观点等.
王怀中
关键词:江有诰诗歌韵文古音学
《经典释文》陆氏反切唇音声母考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运用统计法,对《经典释文》一书的唇音反切做了穷尽式的统计。从统计结果看,《经典释文》陆氏唇音的帮、非组反切中,音和切占了95%以上,类隔切不到5%;明、微组反切中,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通过与书中所录徐刘诸氏唇音以及陆氏又音等的对比,本文认为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在陆氏唇音中已经出现,明、微母则尚未分化。陆氏帮、非组唇音的类隔切在当时存在着异读现象。
王怀中
关键词:《经典释文》异读
范紫东秦腔剧本所见民国时期关中方音特点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范紫东秦腔剧作的考察,可以发现民国时期关中方音的某些特点。声母方面:第一,部分中古精组合口字读j、q、x声母;第二,部分中古庄、章组声母的字读z、c、s声母。韵母方面:第一,"则德得测色白拍窄惑国"等字归入"灰堆"辙;第二,"学药约"等字归入"梭坡"辙;第三,"斜嗟"等字归入"发花"辙;第四,"路楚芦堵"等归入"由求"辙。对比《方言字汇》《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以及今关中方音,可以看出从民国至今关中方音的微观变化。
王怀中
关键词:语言特点
《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之声类声母研究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是一部汇集汉魏六朝注释家对先秦经书的注音及释义的著作,是书广泛收集了汉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音切及训诂资料,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典释文》中凡是标于首位且没标明姓氏的音切均可视...
王怀中
关键词:《经典释文》声类声母异读
文献传递
如何判断j、q、x声母的中古声类
2001年
j、q、x三声母源于中古的见组与精组声母 ,但弄清其中古声类的具体归属却并不容易 ,本文就该问题提出了几个较为可行的判断j、q、x声母中古声类的方法 :①利用反切上字 ;②利用多音字 ;
王怀中
《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从、邪”二母分合考
2015年
本文对《经典释文》的齿头音反切进行了穷尽式统计。从系联结果看,"从、邪"两母的反切上字虽然系联为两个声类,但"从、邪"两母反切中的类隔切比例超过12.91%,尤其是近40%的"邪"母反切上字为"从"母字作反切上字。据此认为,在《释文》陆氏音系中,"从、邪"的分化已经开始,但尚未分化成两类声母。
王怀中
关键词:《经典释文》分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