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丽
-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从枯萎病菌毒素中分离镰刀菌酸和脱氢镰刀菌酸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芝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枯萎病菌毒素中高效分离镰刀菌酸和脱氢镰刀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样品溶解、采用XBridge Prep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成分收集、提纯等步骤,其中在17.520min...
- 苗红梅张海洋李海玲段迎辉常淑娴魏利斌琚铭赵瑞红徐芳芳李春曲文文张文颖马琴芦海灵王慧丽
- 文献传递
- 芝麻花序有限基因Sidt1及其SNP标记
-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芝麻花序有限基因<i>Sidt</i>1及其SNP标记<i>Si</i>Dt27-1。芝麻花序有限基因<i>Sidt...
- 张海洋苗红梅李春魏利斌段迎辉徐芳芳王慧丽
- 文献传递
- 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Sesamum schinzianum Asch、Sesamum radiatum Schum & Thonn)种间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B)和19.23%(D)。F1花粉粒存在部分不育和高度不育两种类型,F1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32—2.57粒/蒴果(S.schinzianum×S.indicum)和0.30—2.45粒/蒴果(S.radiatum×S.indicum)。【结论】S.radiatum与栽培种的杂交亲和率高于S.schinzianum。以野生种为母本与栽培种杂交,杂交种F1在株高、根系结构等性状方面超亲表现明显;株系高抗枯萎病;部分F1株系有低自交结实性。
- 张海洋苗红梅张体德魏利斌李春王慧丽段迎辉琚铭
- 关键词:芝麻种间杂交枯萎病抗性
- 一种采用EMS诱变剂创制芝麻突变体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芝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大规模高效创制芝麻突变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EMS诱变剂处理芝麻种子、种子种植、幼苗移栽、获得突变体等步骤。本申请通过对EMS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使得诱...
- 苗红梅张海洋王慧丽段迎辉琚铭魏利斌马琴李春常淑娴徐芳芳曲文文张战有孔静静秦灵灵
- 文献传递
- 芝麻子叶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 2011年
- 试验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为材料,对子叶丛生芽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以及子叶受体材料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芝麻子叶基因高频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适宜的诱芽培养基为MS+5.0mg/L6-BA+1.0mg/LIAA+5.0mg/LAgNO3+1.0mg/LABA+3%蔗糖+0.8%琼脂;6-BA对子叶膨大起决定作用,ABA、IAA则是诱导丛生芽高频发生的关键因子,AgNO3对丛生芽发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芝麻子叶膨大出芽期、芽增殖期及试管苗生根期等遗传转化的三个重要时期,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分别为70mg/L、70mg/L、20mg/L,潮霉素筛选浓度分别为40mg/L、60mg/L、10mg/L。在农杆菌介导的芝麻遗传转化中,头孢霉素使用浓度以500mg/L为宜,抑菌效果好且不影响转化受体生长。
- 魏利斌马琴琚铭张体德王慧丽苗红梅
- 关键词:芝麻子叶受体系统
- 芝麻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明确适于芝麻诱变的最佳甲基磺酸乙酯(EMS)剂量和处理时间,创制优异芝麻突变体,采用0.1%~2.0%EMS浸泡处理芝麻91-0株系种子6~24 h,研究了EMS不同剂量和处理时间对芝麻突变体创制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0.1%EMS浸种24 h、0.5%EMS浸种24 h、1.0%EMS浸种12 h、1.5%EMS浸种6 h处理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为53.13%~90.17%,根长为0.30~2.00 cm,活力指数为18.53~131.00,适于芝麻诱变研究。2008—2010年,选用1.0%EMS浸种12 h优化条件先后处理芝麻91-0株系成熟种子7万粒,共获得M1代植株22 855份,成株率达到32.65%。对诱变株系及其后代叶型、株型、花器与育性、蒴果及粒型以及其他共5类24个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M1、M2代诱变率分别为7.60%、2.78%,M1、M2代株系发生的主要突变性状类型均为花器与育性类,比率分别为4.08%、0.93%。对831份突变体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后代中可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比率为23.71%,主要突变类型为蒴果及粒型,占总调查株系的14.80%。研究表明,在1.0%EMS浸泡12 h诱变处理条件下,芝麻91-0株系发生可遗传突变的比率为0.80%。
- 王慧丽张海洋马琴魏利斌琚铭李春段迎辉苗红梅
- 关键词:芝麻诱变突变体库
- 芝麻核雄性不育基因Si4cll1及其SNP标记
- 本发明属于芝麻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控制芝麻核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Si4cll1及其对应的SNP标记SiSNPms‑3。该基因位于芝麻第3条染色体上,长度为2331bp;该基因属于隐性控制基因,控制表型为花粉败...
- 苗红梅张海洋马琴李春段迎辉琚铭郭秋月王慧丽徐芳芳曹恒春张战有
- 一种芝麻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制种方法
- 一种芝麻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制种方法,所述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Sipsms3041,于2014年11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P201413。本发明还包括芝麻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
- 张海洋苗红梅魏利斌张战有李春段迎辉张体德王慧丽徐芳芳马琴
- 文献传递
- 一种采用EMS诱变剂创制芝麻突变体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芝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大规模高效创制芝麻突变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EMS诱变剂处理芝麻种子、种子种植、幼苗移栽、获得突变体等步骤。本申请通过对EMS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使得诱...
- 苗红梅张海洋王慧丽段迎辉琚铭魏利斌马琴李春常淑娴徐芳芳曲文文张战有孔静静秦灵灵
- 文献传递
- 芝麻早熟黄化性状调控基因Siho1及其应用
- 本申请属于芝麻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芝麻早熟黄化性状调控基因<I>Siho1</I>及其应用。该基因位于芝麻第8条染色体上,属于隐性控制基因,对芝麻生长过程中的早熟黄化性状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100%;所述芝麻...
- 李瑰婷苗红梅张海洋马琴琚铭段迎辉王慧丽孔静静黄盈盈张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