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波
- 作品数:552 被引量:1,2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物性参数对气浮器分离区流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为研究不同物性参数对气浮器分离区流场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建立气浮器模型,对不同气泡粒径和气含率下的气浮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气泡粒径的增大,分离区分层流型逐渐明显,且水平流层不断上移,气含率逐渐减低,高含气区域随水平流层上移;入口气含率升高时,分离区流型变化规律与气泡粒径增加时类似,但是气含率逐渐升高。研究结果可为气浮池实际应用中物性参数的优化组合提供参考。
- 杨佳佳陈阿强王振波金有海
- 关键词:气浮器气含率流场
- 一种便于AFM测试涂层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样品制备方法
- 一种便于AFM测试涂层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样品制备方法:在制备涂层之前,将金属基材表面一部分用绝缘漆覆盖。涂层制备一段时间后,在有涂层覆盖的区域,其中一部分不作处理,保留原始状态,获得涂层覆盖区域(I区域);另一部分利用强力...
- 齐建涛田静刘亚周俊洁王振波赵晶晶
- 一种电场与剪切场耦合作用下双液滴聚结的微观实验装置
- 一种电场与剪切场耦合作用下双液滴聚结的微观实验装置,属于微观实验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微观实验槽(2)内中部设有隔离装置,通过隔离装置将其内部隔离成对称设置的两个流通腔,两个流通腔内的油品流通方向反向设置,并且隔离装置的...
- 孙治谦王振波杜联盟李彬朱丽云李强巩志强刘兆增
- 文献传递
- 介质粘度对轴流式旋流器流场的影响
- 利用FLUENT软件和雷诺应力模型对轴流式旋流器内部两种不同粘度介质(水与油)的单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能很好地反映出旋流器内的流场特征。通过比较旋流器内水与油的两种流场得知介质粘度对旋流器内部压力和速度...
- 王振波马艺金有海
- 关键词:旋流器数值模拟湍流流动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柴油聚结脱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柴油聚结脱水装置。该装置包含入口金属丝网过滤装置与卧式聚结分离器,聚结分离器设置有两级排水口以及排液口;入口过滤装置内部包含多层金属丝网过滤材料,聚结分离器内部包含多级聚结填料、聚结滤芯以及分离滤芯...
- 于璐褚志炜汪晓磊王振波
- 文献传递
- 超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传质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介绍了用于超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传质特性研究的冷态试验装置,以FCC催化剂为固相,用空气代替原料油雾化蒸汽来研究旋流反应器内不同截面浓度场分布规律和分离效率。通过研究发现旋流反应器内沿轴向可以分为三个区域:高效接触反应区,主要分离区和汽提区。强大的离心力场保证了原料油气与催化剂的接触即分离,体现了反应器的超短接触特性。效率测试的结果表明:旋流反应器对催化剂的分离效率较高,在试验工况下始终保持在99%以上。
- 单涛刘强王振波
- 关键词:催化裂化传质特性
-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在流体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流体机械类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笔者采用"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探索了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和分析了"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的特点。该方法建立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平等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上,实现了与现实生活或工程实际相关的项目的有意义学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性教学方式的体现。最后,笔者以"某炼化公司常减压装置常底油泵节能改造方案设计"项目为例,通过确定项目任务、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总结及评估3个过程,阐述了"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在流体机械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在流体机械课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 李强许伟伟曲燕周昌静王振波
- 关键词:流体机械实践教学
- 一种中心带导流锥的三相旋流分离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心带导流锥的三相旋流分离器,用于脱除延迟焦化含硫废水中的油和焦粉,包括了固液旋流分离段、液液旋流分离段,所述固液旋流分离段包括大圆筒、固液混合相双切入口、固液旋流分离腔、双切排固出口、导流锥,所述液液旋...
- 朱丽云都帅王振波孙治谦李强
- 文献传递
- 半球形突起弯管冲蚀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设计一种带有半球形突起的表面结构,以减轻弯管在气固两相流中受到的冲蚀,并对其冲蚀分布和内部的流场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FD-DPM方法,将气相作为连续相,颗粒作为离散相,结合双向耦合、RNG k-ε湍流模型、Finnie冲蚀预测模型、Grant颗粒反弹模型和粗糙度模型进行计算,将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计算的精确性。结果标准弯管中,冲蚀主要发生的部位为外壁θ=50°至θ=65°,最大冲蚀速率为4.40×10^(-4)kg/(m^(2)·s)。对于表面突起的弯管,当突起位置θ=30°时,最大冲蚀速率达到最低,为2.82×10^(-4)kg/(m^(2)·s);当突起位置θ=75°时,最大冲蚀速率达到最大值,为6.61×10^(-4)kg/(m^(2)·s);突起上的最大冲蚀速率在θ=60°时达到最大,为4.99×10^(-4)kg/(m^(2)·s),其他位置突起的最大冲蚀速率均低于3.5×10^(-4)kg/(m^(2)·s),但平均冲蚀速率较高。结论在弯管表面的特定位置设置半球形突起,可以改变颗粒轨迹,降低二次流影响,并在其下游形成缓冲涡,从而对壁面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当突起位置θ=30°、半径r=D/7时最为明显,最大冲蚀速率相较标准弯管降低了37.05%。但随着突起位置的靠后,其保护作用也逐渐衰弱。
- 李睿孙治谦李安俊王森王振波
-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弯管冲蚀新结构
- 一种轴流式超短接触旋流反应器
- 一种轴流式超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其技术特点是原料与催化剂在混合腔里混合后经导向叶片的导向作用,在环形空间内作三维螺旋运动,湍流度高、剂油接触效果好。其优点在于反应器内各组分间充分接触、快速反应、边反应边分离,实现了反应与分...
- 王振波马艺王建任相军王建军刘仁桓金有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