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从策略到措施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北京通州星湖工业区为例被引量:6
- 2005年
- 通过北京通州星湖工业区规划案例,归纳出面向水环境的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的基本程序为:1)提出与水环境设施相结合的规划结构;2)规划与公共开放空间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雨水组织(收集、运移)和雨水净化系统;3)设计、计算符合基地条件、与竖向规划相结合的雨水运移系统,选择具有蓄滞洪、景观复合功能的雨水净化系统;4)挖掘减少非渗水面积率设计方法,并制定规划政策以鼓励采纳减少非渗水面积率的各项措施。
- 龚清宇王林超
- 关键词:人工湿地雨洪利用海河流域
- 结合空间规划的人工湿地在城市河流生态改善中的应用
- 2000年以来,我国人工湿地宣传和建设掀起了一股热潮,已建成的人工湿地主要包括由环境、水利部门主导的、以水质改善目标为重的潜流湿地和由景观公司设计的、以教育、娱乐为重而缺乏明确水质改善目标的湿地公园。本文倡导面向城市河流...
- 王林超
-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人工湿地雨洪管理径流污染负荷
- 文献传递
- 可渗水面积率在控规中的估算方法与设计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从绩效角度,1.提出“当量可渗水面积率”概念;2.通过雨水截流量比率确定可渗水面积折算系数,推算出适用于北京城区及其近郊的当量可渗水面积折算系数简表;3.提出基于绿地率指标的当量可渗水面积率估算模型,与现行控规指标体系衔接;4.给出基于当量可渗水面积率的奖励办法。案例应用表明,当设计暴雨频率P≥20%时,水环境友好设计可保证北京近郊开发后地表径流增量为0,全部就地滞蓄、再利用。
- 龚清宇王林超苏毅
- 关键词:雨洪管理
- 下莱茵流域河道半自然化、生态防洪与雨水管理案例被引量:11
- 2006年
- “给河流更多空间”是当前欧洲和北美河道生态修复.洪水风险管理的共同目标与策略。莱茵河流域管理重点已由水质改善转向水质、水量、生态综合管理。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着重介绍了下莱茵河道半自然化与洪泛地建设、JBA雨洪管理技术与城市设计实例,例证了:(1)高度城市化地区主河道半自然化与生态防洪的可行性;(2)雨水管理在城市综合防洪中的必要性:(3)水环境友好型城市设计对重塑城市滨水区活力的重要作用。
- 龚清宇王林超朱琳
- 关键词:生态防洪雨洪管理城市空间规划
- 基于城市河流半自然化的生态防洪对策——河滨缓冲带与柔性堤岸设计导引被引量:19
- 2007年
- 旨在将城市河流半自然化与生态防洪对策落实到城市设计层面。根据观测水位、防洪、防潮标准确定缓冲带鼓励淹没范围、堤顶控制点标高,结合亲水性活动、适宜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要素,给出8种典型缓冲带断面设计及相应护岸生态工法。设计导引以海河下游为例,采用绩效控制、示例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策略表、控制要点与编制方法表、示例设计图、应用索引图等。导引有助于消除防洪设施带来的视线遮挡、增强河滨缓冲带土地利用复合性与公共性,缓解防洪与亲水性、城市区生态用地与河滨土地稀缺性等矛盾,以保持河滨持久性活力。
- 龚清宇王林超朱琳
- 关键词:生态防洪
- 中小流域尺度内雨水湿地规模模拟与设计引导被引量:20
- 2009年
- 雨水湿地规模与布局对城市流域生态改善至关重要,且引导绿色及整体空间格局。采用一阶水质概念模型,绘制了基于IC的湿地面积率与代表性污染物TSS、TN处理率关系曲线,并与监测值比对。结果表明,前处理与湿地面积分别为IC的5%和3.85%时,可满足受纳河流水质目标;应用模拟结果,分解给出以雨水湿地为线索的空间生成方法,揭示了尊重自然水文过程的量化研究可有效促发理性城市设计。
- 龚清宇王林超唐运平
- 关键词:水质模拟水文尺度
- 天津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变迁初探——以体院北、老城厢居住区为例
- 概述了天津居住区及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变迁,以典型居住区—体院北、老城厢为例,探讨了天津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变迁,并给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 王林超李晨陶
-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老城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