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欢

作品数:53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水稻
  • 22篇杂交
  • 14篇选育
  • 11篇高产
  • 10篇不育
  • 9篇不育系
  • 8篇制种
  • 7篇杂交水稻
  • 7篇籼稻
  • 6篇杂交晚稻
  • 6篇栽培
  • 6篇制种技术
  • 6篇晚稻
  • 6篇晚籼
  • 6篇金优
  • 5篇优质高产
  • 5篇晚籼稻
  • 4篇性状
  • 4篇三系不育系
  • 4篇四特

机构

  • 53篇黄冈市农业科...

作者

  • 53篇王欢
  • 42篇周强
  • 38篇张盛
  • 37篇蔡星星
  • 36篇李兴华
  • 24篇涂军明
  • 18篇吕锐玲
  • 15篇陈杰
  • 12篇张金林
  • 12篇曹志刚
  • 6篇金红梅
  • 6篇涂军民
  • 5篇王万福
  • 4篇谢保忠
  • 3篇高正刚
  • 2篇孙伟
  • 2篇王媛
  • 2篇卢华平
  • 2篇陈蔚
  • 1篇程玉莲

传媒

  • 20篇湖北农业科学
  • 8篇杂交水稻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南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方稻区早籼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揭示主要经济性状对南方稻区早籼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2011年南方稻区早籼区域试验29个水稻品种或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穗(12.7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0.5632**)、千粒重(0.7456**)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贡献率为39.93%,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20.28%,粒重因子、贡献率为17.30%;从主成分第一特征向量分析结果看,负荷量较大因子是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就达到77.51%。通径分析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总粒数(Py2=0.9601)>千粒重(Py4=0.7309)>结实率(Py3=0.6872)>有效穗(Py1=0.541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的72.56%是由有效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决定。据此结果,提出了早籼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
吕锐玲金红梅周强涂军明梅凯华王欢张盛
关键词:早籼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一种用于稻蛙共作生态系统的水稻种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稻蛙共作生态系统的水稻种植方法;采用全膜覆盖沟植水稻栽培方法;在种稻区地面开若干深5‑7CM,宽5‑10CM的小沟;开设小沟后,对种稻区地面全部用银色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将稻蛙共作...
李兴华涂军民陈展鹏陈杰张盛王欢蔡星星张群周强
文献传递
金优12
周强谢保忠王万福涂军民王媛王欢张金林熊飞
该成果全生育期123天,比汕优64长3天,生长势强,穗大粒多,亩有效穗20.7万穗总粒116粒,结实率84.4%,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出糙率80.7%,垩白粒率41%,垩白度4.1%,直链淀粉含量22.1%,垩白度和...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稻水稻杂交组合金优12
早籼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明确早籼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早籼产量的主导因素,为早籼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南方稻区早籼区域试验13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水稻产量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早籼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全生育期(r=0.516 7)>结实率(r=0.485 1)>穗长(r=0.474 1)>千粒重(r=0.427 2)>实粒数(r=0.402 1)>株高(r=0.382 4)>总粒数(r=0.359 4)>有效穗数(r=0.311 0)。[结论]在进行早籼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要抓住结实率这个指标,在保证穗长和千粒重前提下,提高每穗实粒数。
吕锐玲金红梅周强涂军明梅凯华王欢张盛
关键词:早籼产量性状
不同种植方式对节水耐旱稻产量、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旱优804、旱优649、旱优650和旱优813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传统栽培和旱播旱管2种种植方式下节水耐旱稻生育进程、产量、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播旱管条件下节水耐旱稻播始历期(播种至始穗)、灌浆成熟期(齐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分别比传统栽培条件下长6.5、2.5、10.2d;与传统栽培相比,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条件下株高矮21.7cm、穗长短2.9cm、有效穗数少8.09%、每穗总粒数少10.43%、结实率高4.2百分点、千粒质量低5.75%、产量低31.35%;旱播旱管降低了节水耐旱稻稻米垩白粒率,但提高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生产资料总投入较传统栽培低35.54%,且成本收益率高7.71百分点。旱播旱管是水资源匮乏地域节水耐旱稻种植的合理方式,为节水耐旱稻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李兴华张盛王欢蔡星星周强周楠
高产优质杂交早稻金优152的选育与应用
2005年
介绍了金23A与冈恢152配制的三系杂交早稻组合金优152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金优152大田种植一般公顷产量7500kg左右,品比试验和区试比对照博优湛19增产0.05%~21.90%,米质综合评价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米饭较柔软,食味佳。栽培上应适时适量播种,施足底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王万福周强涂军明王欢张金林谢保忠
关键词:杂交早稻金优152选育栽培
稻虾共作广两优15直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广两优15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系杂交籼型优质中稻品种。主要介绍了稻虾共作广两优15直播的田间表现,总结了其直播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减量施肥、科学灌溉、绿色防控等,可为稻虾共作广两优15直播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李兴华陈展鹏周强张盛蔡星星王欢陈杰涂军明周楠
关键词:直播栽培
杂交水稻制种杂株形成的成因、识别技巧及质量控制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多年杂交水稻繁制种及纯度鉴定的生产经验,总结分析了水稻繁殖制种过程中杂株形成的原因、杂株的主要表现类型与特征、不同繁制时期杂株的识别技巧,以及各阶段防杂保纯的质量监控管理办法和控制指标。
梅凯华周强王欢涂军民张金林高正纲吕锐玲
关键词:杂交水稻繁殖制种杂株防杂保纯
一种水稻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箱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培养箱,培养箱内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设有培养皿凹槽,培养皿凹槽嵌合培养皿,培养皿设有主流凹槽,主流凹槽连通若干次流凹槽,次流凹槽设有若干培养瓶嵌合凹槽,培养组件包括培养瓶,培养瓶...
张群涂军明陈杰蔡星星 张文超曹志刚李兴华王欢张盛
播种量和无人机飞行高度对米粉专用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掌握无人机飞播米粉专用稻的适宜播种参数,以早稻品种中早59为试验材料,采用无人机直播的方式,探究播种量和飞行高度对米粉专用稻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飞行高度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米粉专用稻穗长和穗粒数呈降低的趋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在播种量低于112.5 kg/hm^(2)的条件下,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的增加,基本苗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播种量对米粉专用稻穗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而飞行高度对米粉专用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不显著;播种量150.0 kg/hm^(2)、飞行高度10 m得到的产量最高,达8 426.4 kg/hm^(2),田间杂草较少,但与播种量112.5 kg/hm^(2)、飞行高度10 m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得到最佳的米粉专用稻适宜播种参数为播种量112.5~150.0 kg/hm^(2),播种幅宽6 m,无人机飞行高度10 m、飞行速度10 m/s。
李兴华张文超王欢涂军明蔡星星蒋艳艳陈杰
关键词:飞播播种量飞行高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